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11幅画作,还原不追求荣耀只追求自由的伦勃朗(2)
2017-07-13 10:02 千龙网

1631年,伦勃朗与阿姆斯特丹美术圈的一位画商达成了一笔交易,从此,伦勃朗搬到了阿姆斯特丹,在这里,伦勃朗的绘画逐渐趋于成熟。

当你仔细看伦勃朗的画中人时,发现他们也好像在凝视你,就在这样的凝视之间,故事也便恣意流淌。但说回绘画者,能够创作出这样作品的伦勃朗该有多么敏锐犀利的洞察力。

图为伦勃朗作品《穿金边斗篷的少女 》 主办方供图 千龙网发

《穿金边斗篷的少女 》创作于1632年,画中的女子是谁已经无人知晓,有说是伦勃朗的姐姐,但伦勃朗的姐姐终生都在莱顿度过,不太可能出现在阿姆斯特丹时期的创作中;还有人猜测是伦勃朗的妻子萨斯基亚,但事实上,伦勃朗1633年才与萨斯基亚相识。

画中的少女长相普通,但是从左上方倾泻下来的光线使普通的五官也焕发出了别样生机,对比之下,右脸的阴影部分也显得人物个性更加突出,显示出少女并不只是一个做着呆板姿势的模特。有趣的是,这个少女的形象不仅只出现在这幅画作中,在其他画作中也有着各种姿态的同样一张脸的存在。

图为伦勃朗作品《红衣男子像》 主办方供图 千龙网发

来到阿姆斯特丹的前几年,伦勃朗创作了大量的肖像画,这些肖像画中的一些形象跟同时代的画中人物有着强烈的反差。《红衣男子像》创作于1633年,伦勃朗用极其细腻的笔触来表现男子的发丝和面部皱纹,向上翘着的胡须,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弯弯的眉毛和脸上的皱纹也充分说明男子是一个爱笑的人。此外,他强健的身体也表明他在享受他的生活。

自古以来,窥探镜子里的东西一直是艺术家参照现实最直接的手段,伦勃朗一生中无数次画自画像,在他的自画像中,人们能寻觅到伦勃朗经历的各种社会生活以及内心演变的轨迹。

图为伦勃朗作品《眼部蒙上阴影的自画像》 主办方供图 千龙网发

伦勃朗早期的自画像作品大多涉及“表情画”或性格研究画,他不断地探索各种各样的面部表情、异国服饰,不断变换光影在自己脸上的效果。《眼部蒙上阴影的自画像》创作于1634年,当时他刚刚离开故乡莱顿不久,来到阿姆斯特丹,为知名画商亨德里克·凡·厄伊伦比格管理作坊。同年,他与厄伊伦比格的侄女萨斯基亚·凡·厄伊伦比格结婚。

在这幅自画像中,伦勃朗把自己描绘成自信的年轻人,他充满自信地直视观赏者。贝雷帽的波浪状帽檐给他的双眼蒙上了阴影,他似乎在看着观众,似乎又有所掩藏。处于椭圆画框之中的伦勃朗身着老式服饰毛皮滚边外套和贝雷帽,这让他透出一股传统的学者风范。伦勃朗的多幅自画像都出现了类似的怀旧服装,他还经常通过明暗效果来触动人心,让观众觉得画中形象真实可感。

责任编辑:张露汀(QC0001)作者:王焕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