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姜洪讲述习书心得:言为心声 书为心画

2017-06-16 08:55 北京晨报

来源标题:言为心声 书为心画

今年4月底,《空山新雨——姜洪书法作品展》在民族文化宫展览馆开幕,著名学者、书法家姜洪先生近年来创作的一百余幅书法作品在展览中亮相。展览在书法业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姜洪在经济学家之外的另一个身份“书家姜洪”获得更多的认知。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苏士澍曾评价姜洪“行草合一,书艺精湛”。一字一世界,一笔一精神,姜洪的书法作品在数十年的坚持下形成了一种对生活、对心灵的独白,让更多人对这位低调的书家充满了好奇。近日,姜洪接受北京晨报记者的专访,谈及自己研习书法数十年的心得与坚持。

本着“纯艺术”的心态习书

4月的书法展在业内获得了不少赞誉,但此前姜洪一直低调研习书法,很少举办个人作品展。谈及个中原因,姜洪坦率地表示,“我长期从事经济、金融领域工作,这些都与书法没有什么关系。此外,当你担任一定的职务时,也无法区分你是在搞艺术,还是在利用你的影响力。如今,我的职务影响力没有了,我纯粹是在搞艺术,从内心来讲这样更好一些。展览也是对我几十年书法实践的一个回顾与检查。”

五岁即开始摹写颜真卿

多年来,姜洪坚持临摹各种书法碑帖,其间也有大量的书法创作。姜洪称,自己研习书法主要是受祖父影响,“祖父很长时间以写字谋生,在开封一带薄有书名。五岁时祖父为我开蒙,每天摹写颜真卿的《多宝塔》,临摹之后祖父都要圈点教诲。1973年我进入北大念书,北大图书馆的大量藏帖使我眼界大开,于是在北大学生宿舍我又开始了对碑帖的摹习,其中对赵孟頫的《梅花十绝》的临摹使我对用行草书来表现胸中逸气有了崭新的感受,并渐渐养成了学习工作之余书写诗文自娱的习惯。”

孙过庭《书谱》与我有很大内洽

上世纪80年代,姜洪在高校讲授经济学的同时开始潜心钻研中国书法传统,他反复研习汉隶、魏碑名作,不知疲倦。“随着对北碑了解的深入,益发觉得唐法、宋意的伟大成就。记得持续几年遍临了颜真卿传世的法帖,其中《颜勤礼碑》《颜家庙碑》着力最多。多年来,我总在思考,可否找到一种书体能最合于自己内在的认知,后来我发现孙过庭的《书谱》与我有很大的内洽。从此,我几乎天天心追手摹,现在仍沉浸在此间的幸福中。”

责任编辑:徐鑫鑫(QF0014)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