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选秀变“养成” 换汤没换药(2)

2017-06-13 08:57 北京娱乐信报

来源标题:选秀变“养成” 换汤没换药

制作

网感对胃年轻受众

两档节目没有打破选秀内核,但可看性都不差,究其原因,在于两档在互联网平台的同类节目找准了对准年轻人胃口的“网感”,这也是网综节目成败与否的关键要素。

《明日之子》无论是晋级标志“666”还是星推官与选手之间各种套路与反套路的交流,无处不体现着节目的网感细胞。整档节目从舞台的搭建,甚至到广告的植入也都带着鲜明的网络标签,这一点看得出制作团队深耕年轻受众的用心良苦。

而《快男》也在制作上颇具网感,少了以往超女快男中苦情、鸡汤、出位的套路,而是让三位评委轮流对各自队伍的选手依次进行清唱考核,同样也拒绝了“套路”的选手。要特别表扬一下《快男》的后期剪辑,节奏紧凑,营造出了年轻人更喜欢的紧张感。

嘉宾

评委扔掉偶像包袱

过去选秀节目的评委高高在上,如今评委身份变了。《明日之子》变为“星推官”,《2017快乐男声》变成“召唤师”,他们都丢掉了偶像包袱,少了几分评委架子,网感在他们身上也得到了体现。

比如《2017快乐男声》中罗志祥扮娘、与选手尬聊;陈粒完全没有套路出牌,凭借“随我”态度的选择,都充满了戏剧性也颇具喜感。《明日之子》中,杨幂的首秀质量也在线,一副假扮严格的傲娇小公主样子并不让人反感,而放下偶像包袱不惜拿“脚臭”段子来自黑的态度也值得点赞。

再来说选手,年轻态、个性足是这两档节目共同的特点,很多年轻选手的一些举动让我们这些70、80后觉得诧异,当然这其中也有为了吸引眼球刻意为之,但这其实正是90后甚至95后的真实特点。例如,有认为比赛不公的选手扔衣服甩帽子;有质疑评委的当场怒怼的;有为了晋级不惜甜言蜜语讨好评委的……总体来说选手比较多元化。

点击量

“快男”首期胜“明日”

去年超女比赛时,芒果TV就和优酷合作联合播出,而今年《2017快乐男声》同样选择在双平台播出,同时还加上了来疯直播等平台。

截至发稿前,“快男”在芒果TV播放量2.6亿、优酷2.2亿。《明日之子》在腾讯视频独播,截至发稿时点击量为1.2亿。

口碑

各自俘获一批死忠粉

从目前口碑来看,两档节目各自有一批死忠粉儿,而粉丝群体的划分自然也是根据明星嘉宾本身粉丝群有巨大关系。《明日之子》有杨幂、薛之谦、华晨宇;《2017快乐男声》有李健、罗志祥、陈粒,很难对比两档节目哪个评委卡司阵容更强大,但偶像养成类节目想要走得远,还要靠素人选手的个性来培养,毕竟选手在“养成”,节目的固定用户也是一个“养成”的过程,只有选手慢慢成长并吸引观众,才能让其对节目产生收看黏性。

亮点&槽点

后续培养是成败关键

总体而言,无论是《明日之子》还是《2017快乐男声》的播出效果比想象中都要好,一直让人担心的网感也做得不错。但选秀和偶像养成两种节目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只承担选拔的职责,而后者还要肩负养成的过程。

拿去年“超女”来说,虽然播出时吸引了不少年轻观众,但一年过去了,却没有一位选手“走出来”,即便是作为冠军的圈9,还作为选手去《奇葩大会》参赛,更尴尬的是当场竟没有人认出来。因此,对于这两档节目来说,对于这些年轻男孩选拔之后的后续养成过程,或才是节目最终成败的关键。今年的偶像养成热潮能否再出来一个张杰或华晨宇,才是我们最期待的。

责任编辑:徐鑫鑫(QF0014)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