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选秀变“养成” 换汤没换药

2017-06-13 08:57 北京娱乐信报

来源标题:选秀变“养成” 换汤没换药

《明日之子》和《2017快乐男声》两档节目刚刚上线,从节目类型来看,两档节目同属“偶像养成”标签,我们可以看作是最初选秀节目的进化版。相似的是,两档节目选拔的对象还都是男生,因此我们将这两档节目放在一起进行“多数派报告”。

从播出效果来看,在网络平台播出的这两档节目网感都很强,各种符合年轻人语态的网络元素也值得表扬,但形式的改变并没有打破以往传统的选秀逻辑,所谓的“偶像养成”还需要看后期对选手的养成过程。

报告时间:

6月5日-6月11日

报告对象:

《明日之子》《2017快乐男声》

入选原因:

两档偶像养成类节目正面对抗

类型

选秀内核并没打破

如果从2005年超女最辉煌的时期开始算,选秀节目到今天已经走过了12年,因为各种主观客观的原因,节目标签也从选秀变为了偶像养成,几乎所有制作团队都试图找到此类节目改变内核的一个新的突破口,《明日之子》和《2017快乐男声》也不例外。

比如《明日之子》,打破过去三个评委坐在一排面对一位选手表演继而点评的模式,开通盛世美颜、盛世魔音、盛世独秀三个赛道,很显然节目试图要主打多元化的选手类型,三个赛道的标签很明确:长得帅的、唱得好的、个性或才华特别的,从赛道设置可以看出“偶像养成”与过去“选秀”的升级之处。可惜首期杨幂的美颜盛世组播出后,对于“美颜”的选拔标准似乎并不明显,音乐水平依然占很大考量因素。

而《2017快乐男声》首期节目,同样打破了以往传统的选拔模式,评委轮流听选手清唱几句进行考核,注入了真人秀般的新颖形式,但看过韩国《Show me the money》节目的观众一定对这样的节目形式不陌生,抛开这个因素,节目相比去年的“超女”可看性的确强了很多。

总体而言,两档节目从类型上的确试图在注入了不同于传统选秀节目的鲜活元素,但更多的是外在形式,而非模式,可看性不弱,但选秀的内核并没有被打破。

责任编辑:徐鑫鑫(QF0014)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