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读肖复兴新作《我们的老院》 灵魂花园的奇妙魅力(2)

2017-06-13 08:46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灵魂花园的奇妙魅力

《我们的老院》中的文章,都是独立成篇的散文,但不同的文章中的场景和人物故事,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相同的人物,出现在不同的篇章中,他们的故事和命运,随着文字的展开而发展变化。所以在读这本书时的感觉,似乎是在读一部散文体的长篇小说,悬念四起,引人入胜,不时有出人意料的进展和变化。这样的布局和构思,就一本散文集来看,有文体上的创新。如紧接在《水房前的指甲草》之后的《商家三女》,就是前者的续篇。那个投河自尽的姑娘,有三个被母亲宠爱的姐姐,她们有着不同的性格,她们在那个混乱时代的表现和遭遇,展现了人性的幽邃和复杂,也让人感叹命运的无常。书中有一个让人难忘的人物,孩子王毛蛋儿,他先后出现在两篇文章中,演绎出几段极精彩的故事,也叙述了一个小人物在大时代中的曲折命运。在《小手表的鸽子》中,毛蛋儿第一次出现,因为心爱的小猫被比他大八岁的“小手表”打死,他痛打“小手表”,还抡起斧子砸碎了“小手表”的鸽笼。《最后的孩子王》,写的也是毛蛋儿的故事。“文革”中,毛蛋儿扎了造反派的汽车胎,被追到绝路上,竟然攀着大楼的排雨管子,“灵巧得像他养过的那只猫一样,腾云驾雾一般爬到楼顶。站在上面,他还故意地冲那几个造反派招招手,然后一转身,又像猫一样,从六国饭店的楼顶跳到另外的楼顶,眨眼间,没有影子了。”毛蛋儿的第三个故事,是在去了北大荒之后,他为受辱的女知识青年打抱不平,狠揍了一个色狼团长,并以自己的智慧躲过惩罚。文章一直写到他回城后波澜起伏的种种经历,养鸟赚钱,风光一阵,最后老迈无奈,以悲剧收场。

很多年前,我曾经在一篇谈创作的短文中谈到,文学创作,本质上都是回忆——回忆自己的经历,回忆自己感知的世界,回忆曾经出现在自己心里的憧憬和幻想。其实,这也就是记忆。心灵粗粝的人,记忆也许就是过眼烟云,随着岁月的消逝而模糊散失。所有优秀的作家都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记忆力,他们的灵魂中有一个花园,童年的往事,像一片枝叶葳蕤的花树,在这个花园中存活着,生长着。作家的人格和才华,其实也表现在对记忆的珍惜和表达的不同程度中。有些人的记忆表达,是选择性的,对历史中那些荣耀和光彩,尽情渲染,对从前的歧途和耻辱,便选择模糊或者遗忘。复兴在《我们的老院》中展现的记忆画面,有欢乐,有悲苦,有灾祸,也有羞耻。书中有一篇《捉奸记》,很值得一读。“十五岁那年,我和我们大院里的孩子干了一件挺恶心的傻事。”这是书中《捉奸记》的开场白。大院里一个心地阴暗的长舌妇,怂恿孩子们到一个可怜的寡妇家里捉奸,甚至动员寡妇的亲生女儿一起参与。这场恶作剧没有完成,策划者却自酿恶果,当场毙命。此文情节有点惊心动魄,结局也很诡异。生活的原状,有时比小说家虚构的故事更出人意料。少年的无知轻狂,差点酿成伤天害理的悲剧。使我感动的,是作者的坦白和真诚的忏悔意识。

《我们的老院》向读者展示了文学记忆的奇妙魅力。肖复兴在书的序言中回溯了“粤东会馆”的历史,儿时生活过的那个老院,现在已经荡然无存。然而复兴用自己的记忆,重现了儿时大院里的风光,过去岁月中在那里曾经有过的一切,枣树、桑葚、迟桂花、无花果、老倭瓜花、爬墙虎、鼻烟壶、泥斑马、凤冠霞帔……还有那一大群形形色色的人物,都在他笔下复活。

责任编辑:徐鑫鑫(QF0014)作者:赵丽宏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