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面临的共同困境:
如何对公共教育的价值量化
人员有限、经费有限,如何普及
在“面向未成年人的美术馆公共教育项目”分论坛上,广州艺术博物院做的“小学生与博物馆对话”,是一个让小学生来参与整个展览策划全过程的项目。让孩子能够参与到策展过程中来,使策展过程变成本身的教育活动,这个项目让所有的人眼睛一亮。山东美术馆推出的“艺术星期五”项目,一个馆校联合的项目,把美术实践和美术教育结合,和小学、大学有不同的合作模式,实实在在的工作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中国儿童中心《校外教育》杂志美术专刊主编赵雪春介绍的关于自闭症孩子的艺术教育,交流过程中大家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因为很多场馆有条件提供支持和帮助,对场馆来说可能是现成的资源,但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可能就是比较稀缺的东西。所以他也发出了邀请,邀请更多的场馆跟他们有更深度的合作。
为什么要做未成年的教育活动?公共教育目标是什么?艺术教育过程和结果如何评判?这也是与会代表探讨的核心问题。对学校和家长来说,他们比较看重的是艺术创作的结果,对于做艺术教育的人来说怎么能够传达我们的价值?如何对美术馆教育的价值进行研究和数据分析,和学校达成一致,并得到家长认可,这是目前美术馆所面临的共同困境。
呼和浩特儿童探索博物馆馆长张旎还提到了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另一个瓶颈,“需求和供给有着很大差距。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怎么结合其他社会资源和志愿者满足这些社会需求?由于经费有限,如何调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让教育普及到更多的孩子和家庭?”
全媒体时代的当下:
公共教育呈多样化趋势
在“面向成年人的美术馆公共教育项目”分论坛上,各美术馆参会代表也分享了各具特色的公教活动。如广东时代美术馆的有轨艺术系列项目、黑龙江美术馆的白色冰雪与红色剪纸奇妙组合的项目、何香凝美术馆以策展人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介入每一个项目、常熟美术馆作为县级美术馆如何在提升地区性公共教育的质量上做文章、今日美术馆突破地理空间的横向纵向联系构建项目。
全媒体时代的当下,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呈现了一种新的特点。首先是受众多元化,学习的方式呈碎片化,时间和空间延伸趋势扩大化。珠海市古元美术馆的靳雄步提出,面对新特点新挑战,可以选择讲座、工作坊、体验、亲子游戏等等方式,利用本馆的特色、地域的文化,或者城市的历史人文资源角度,更深、更细地去策划。
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公共教育的多样化趋势,导致很难界定一个活动是否属于公教活动。北京画院美术馆罗元欣认为,公共教育在美术馆里面是最有发展前景的。 但是面临“如何界定一个成功的公共教育活动”的问题。现在没有一个评估体系,也许无法评估。“但是我觉得也还是有一个可以去衡量的东西,就是你如何去看艺术对人心的影响,比如讲齐白石,我们可能不止是讲他的构图或者讲他的色彩,而是想去讲齐白石的人生,由齐白石的人生,他的情感,跟你的人生的情感发生关系,这样才能够去影响一个人个体的生命,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一个公共教育的核心,应该也是美术馆的核心。”
美术馆面临的共同困境:
如何对公共教育的价值量化
人员有限、经费有限,如何普及
在“面向未成年人的美术馆公共教育项目”分论坛上,广州艺术博物院做的“小学生与博物馆对话”,是一个让小学生来参与整个展览策划全过程的项目。让孩子能够参与到策展过程中来,使策展过程变成本身的教育活动,这个项目让所有的人眼睛一亮。山东美术馆推出的“艺术星期五”项目,一个馆校联合的项目,把美术实践和美术教育结合,和小学、大学有不同的合作模式,实实在在的工作获得了大家的认可。中国儿童中心《校外教育》杂志美术专刊主编赵雪春介绍的关于自闭症孩子的艺术教育,交流过程中大家对这个项目很感兴趣,因为很多场馆有条件提供支持和帮助,对场馆来说可能是现成的资源,但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可能就是比较稀缺的东西。所以他也发出了邀请,邀请更多的场馆跟他们有更深度的合作。
为什么要做未成年的教育活动?公共教育目标是什么?艺术教育过程和结果如何评判?这也是与会代表探讨的核心问题。对学校和家长来说,他们比较看重的是艺术创作的结果,对于做艺术教育的人来说怎么能够传达我们的价值?如何对美术馆教育的价值进行研究和数据分析,和学校达成一致,并得到家长认可,这是目前美术馆所面临的共同困境。
呼和浩特儿童探索博物馆馆长张旎还提到了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另一个瓶颈,“需求和供给有着很大差距。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怎么结合其他社会资源和志愿者满足这些社会需求?由于经费有限,如何调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让教育普及到更多的孩子和家庭?”
全媒体时代的当下:
公共教育呈多样化趋势
在“面向成年人的美术馆公共教育项目”分论坛上,各美术馆参会代表也分享了各具特色的公教活动。如广东时代美术馆的有轨艺术系列项目、黑龙江美术馆的白色冰雪与红色剪纸奇妙组合的项目、何香凝美术馆以策展人和教育者的双重身份介入每一个项目、常熟美术馆作为县级美术馆如何在提升地区性公共教育的质量上做文章、今日美术馆突破地理空间的横向纵向联系构建项目。
全媒体时代的当下,美术馆的公共教育呈现了一种新的特点。首先是受众多元化,学习的方式呈碎片化,时间和空间延伸趋势扩大化。珠海市古元美术馆的靳雄步提出,面对新特点新挑战,可以选择讲座、工作坊、体验、亲子游戏等等方式,利用本馆的特色、地域的文化,或者城市的历史人文资源角度,更深、更细地去策划。
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公共教育的多样化趋势,导致很难界定一个活动是否属于公教活动。北京画院美术馆罗元欣认为,公共教育在美术馆里面是最有发展前景的。 但是面临“如何界定一个成功的公共教育活动”的问题。现在没有一个评估体系,也许无法评估。“但是我觉得也还是有一个可以去衡量的东西,就是你如何去看艺术对人心的影响,比如讲齐白石,我们可能不止是讲他的构图或者讲他的色彩,而是想去讲齐白石的人生,由齐白石的人生,他的情感,跟你的人生的情感发生关系,这样才能够去影响一个人个体的生命,我觉得这个可能是一个公共教育的核心,应该也是美术馆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