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231件阿富汗文物故宫博物院午门展出(2)

2017-03-18 09:20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231件阿富汗文物午门展出

1996年,塔利班武装分子进入喀布尔后,大肆破坏阿富汗文物,首当其冲的便是博物馆。而声名远扬的“巴克特里亚宝藏”成为他们首要寻找的目标。但是,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和中央银行员工始终对文物的下落守口如瓶,“他们熬过了塔利班的严刑拷打,即使昏迷也坚持不透露秘密”,从而成功地阻止了塔利班的劫掠,而当年这些保护宝藏的人却至今下落不明。

如今,阿富汗国家博物馆入口处的石碑上,刻着一句话“民族通过文化万古长青”。单霁翔说:“我们常说,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阿富汗同仁在时局纷乱时,满怀信念,穿越硝烟,历经坎坷,始终勇敢而机智地守护着这批古代文明的珍贵遗产,使今天更多的人们得以一览这些古代艺术品的风采。”

昨天,231件(套)来自异域的珍贵藏品登上了午门东雁翅楼展厅,以考古学意义上的发现地点为主线,向观众展示公元前三世纪至公元一世纪的阿富汗历史风貌。

法罗尔丘地、阿伊哈努姆、蒂拉丘地和贝格拉姆,一个个拗口而陌生的地名,通过一件件精美的文物,生动地复原在观众面前,各具特色。举个例子,蒂拉丘地展区,金器闪闪发光。专家介绍,这里出土了21000多件工艺精湛的金器。墓主人可能是游牧部落的王室成员,他们习惯于随时携带自己的财物,将数千件小珠宝和其他饰品缝在衣服内。贝格拉姆是阿富汗最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两个密封于2000多年前的房间。最初学者们认为这两间房屋及其宝藏可能属皇宫所有,但后来的研究表明它们是用来储存“丝绸之路”货物的巨大库房。没有人知道货物主人为何没有回来。房间内的工艺品反映了2000年前阿富汗卓越的艺术创作水平。

策展人介绍,这是阿富汗历史上最具活力的时期,其中包括“丝绸之路”贸易的起始阶段,但同时,一批法罗尔丘地出土的早期文物又体现了阿富汗青铜时代的文化特性。“通过展览,观众不仅能够赏析奇珍异宝,领略丝路文化,更能深入了解阿富汗多样化的历史与文化。”

本次展览不单独售票,将持续至6月17日。

责任编辑:徐鑫鑫(QF0014)作者:刘冕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