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记者:当阅读遇见了考试后,真正的阅读还存在吗?
董红军:说实话,有的老师承认会有假阅读存在,比如让学生每个星期读几个章回,有个任务量,有的父母也会帮助孩子找故事章节梗概。这个事情肯定经不起推敲,这怎么能是阅读呢? 我前几天听说,南方某省出现了研究高考试题特别厉害的牛人,专捞干货,命中率极其高,比如说这整本书不用读原著,看了我给你整理好的知识点、梳理的框架、主要问题的,高考同样考高分。光捞干货的阅读行不行?这又是一个好大的问题。
千龙网记者:课外阅读和学生学习有冲突时该怎么办?
董红军:在我看来,最好不要用课外阅读这个表述。因为无法清晰界定什么是课内学习,什么是课外学习?学习不要窄化为教室和几个学科。
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其实和语文课并没有直接关联,只不过语文课要承担给学生提供阅读策略的指导。
读书这件事面向老师和学生,面向各个学科各个领域,不能把阅读窄化为只读文学的书,不能一说读书就和语文老师有关,要加强人文社科领域的阅读,要极大的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地。
千龙网记者:怎样的阅读才能称之为有效阅读?
董红军:上周有个读书的初中年级活动,我跟他们讲,“怎么样来判断你的读书是有效的?“就看你在13岁、14岁的时候,在这个所谓要有暴风骤雨般逆反的青春期阶段,假如你能够尊重、理解你的父母、你的老师,和同伴很好的相处,有目标的去选择你的学习方向,懂得怎么样结交好朋友,那才算读书成功。因为真正的读书一定是伴随一个人成长的,一定能够帮助他世事洞明,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