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中小学有必要开设阅读课(2)
2017-03-16 09:55 千龙网

千龙网记者:您一直在身体力行地推广全民阅读?

聂震宁:2007年两会期间,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领衔提出了全民阅读。全民阅读这四个字不是中国提出的,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提出“全民阅读”,当时针对的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第三世界国家文化比较落后、阅读状况非常不好的问题,建议开展全民阅读。

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再次提出全民阅读,这次还包括了欧美国家的读书问题。1995年,联合国第三次倡导全民阅读,并把4月23号定为世界读书日,发表宣言“无论是年老的还是年轻的,无论是贫穷的还是富有的,无论是患病的还是健康的,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并感谢那些为人类文明做出重要贡献的文化、文学、艺术、思想、科学大师,都能保护知识产权。”所以我说“全民阅读”实际上是中国在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号召。

千龙网记者:如何处理好深阅读和浅阅读之间的关系?

聂震宁:自从有新闻纸开始到现在的新媒体阅读,深度阅读一直在受到消减。这种消减虽说是必然的,但是应该引起注意。所谓必然,因为人类的阅读永远处于浅阅读和深阅读,快阅读和慢阅读,碎片化阅读和整体化阅读这么一个状态过程当中,不可能没有碎片化的阅读,不可能没有浅阅读,不可能没有泛读,不可能没有快读,这是一个正常的阅读生态,但是为什么我们要提出深阅读呢?

这是因为深阅读是人类文明文化传承非常重要的一个途径,如果没有深阅读那么整个民族、整个社会它的思想能力、他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如果都是140字的微博,每天在微信公众号上面看看,也不会有太多深地思考,我们永远处于一种碎片化的阅读当中,我们的人类、我们的社会就会处于肤浅化这种危险境地。

所以深阅读是相对于浅阅读、泛阅读、快阅读、碎片化阅读而提出来的。如果你读过一部长诗,或者读过大诗人的诗选,你的整个境界就很不一样,不可能为一首小诗就觉得满足了,而是会受到更好的一种熏陶,更好的修养。我们读一个短篇小说觉得很快乐这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没有读过长篇小说,你可能思考文学比较肤浅。总之,你读了一些小短篇你就是小短篇的格调或者小短篇的知识修养、文化修养、艺术修养、文学修养。你读了一部长篇,你就有长篇的格局、那种胸怀、那种视野、那种深度。

作为个人修养当中,有过深阅读和阅读是不一样的,所以对我们每一位阅读者,我觉得需要有深度的阅读,有了深度的阅读才有深度的价值观的建立。

那么,我们处在数字化时代是不是一定还要深度阅读?回答不用说,一定是要的,这个道理也说清楚了。但数字化时代确实也给我们深度阅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

责任编辑:邱伟(QN0013)作者:王硕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