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文化类节目何以赢得口碑

2017-02-15 08:24 光明日报

来源标题:文化类节目何以赢得口碑

近日,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圆满收官。这档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的节目,自开播之日起就受到观众关注,在荧屏内外引发一股古典诗词阅读品评热潮。这只是文化类节目市场火热景象的一个缩影。貌似低调高冷的小成本文化类节目何以做到“收视与口碑齐飞”?它传递出了中国电视行业发展的什么信号?

内容创新给市场注入一股“清流”

一段时间以来,综艺节目一直处于“霸屏”模式。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共有255档国产综艺节目。各大电视台拼明星、拼资源、拼资本、拼话题,轰轰烈烈。与之形成对比的,却是对综艺节目过度娱乐化、有意思没意义、缺乏原创力的吐槽声音。

“在娱乐类综艺节目制作走进同质化竞争的窄巷之时,一批无明星、不炒作的文化类节目成功避开了市场红海,异军突起,以深沉隽永的独特气质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为聒噪浮华的综艺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流’。”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杨洪涛分析。

今年,中国教育电视台的《国风和畅——2017首届国学春晚》令人眼前一亮,斟一杯清茶,听一首《从前慢》,读一读《傅雷家书》,该晚会在清新雅致的构思间展开家书、家教、家训三个篇章,让观众在唯美歌舞和经典诵读交相辉映的舞台叙事中,体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璀璨光华。

黑龙江卫视的《见字如面》没有过度的舞台包装,没有烦琐的环节设置,仅凭一封信、一个演员构成的清奇画风,带领观众走进那些依然鲜活的时代场景、人生故事,触碰那些依然可感的人物情状和社会风物,重新领会中国人的精神情怀与生活智慧。还有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开讲啦》、“文化寻根”类纪实节目《客从何处来》、传统文化展示真人秀《传承者》……

一批文化类节目乘势而起,在获得一定收视成绩的同时,更收获了好口碑和高人气。与此同时,其他类型综艺节目也越来越注重挖掘所要表现内容背后的文化力量。像《中国好歌曲》之类的音乐真人秀在编曲和歌词中融入传统音乐元素,厨艺类真人秀《中国味道》还原《红楼梦》《白鹿原》等经典文化作品中的美食,在荧屏上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文化创新风潮。

责任编辑:王硕(QZ0005)作者:李蕾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