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老北京人的“礼”:爱“逛厂甸”(3)

2017-01-19 08:20 北京晚报

来源标题:老北京人爱“逛厂甸”:曾经的厂甸庙会,您还记得吗?

厂甸庙会文化味最浓

在老北京的历史上,厂甸庙会独具特色:书籍古玩、字画文具一应俱全,有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厂甸庙会自古便以“文市”著称。

这与琉璃厂有直接关系,琉璃厂是老北京文化氛围最浓郁的地方。琉璃厂最早经营书籍始自明代,当时是古玩文物、书籍字画的集散地,后来在清乾隆年间琉璃窑厂外迁后走向辉煌。特别是乾隆三十八年(1733年)《四库全书》开馆,各方编纂人员汇集京师,他们多居宣南一带,因而纷纷来此寻书考证,使琉璃厂书市更加兴盛。久居京师的高官显宦,赴京应试的文人举子,没有不知琉璃厂,不到琉璃厂的,只要耐心寻访,在那里肯定可以淘到不少古籍善本。

一直到民国初年,琉璃厂也是文人雅士的聚集地。《鲁迅日记》记载,鲁迅居住北京的14年期间,去琉璃厂多达480多次,采买图书、碑帖3800多册。

早年间,春节期间,厂甸举办庙会时,厂甸画棚就是特殊的画展,各种山水画、花卉画、仕女画等美不胜收;还有大量精美的北京年画争奇斗艳。而且这些画作,随着年代岁月的变化,画的内容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另外,书摊在庙会中有重要地位,那时整个北京城及外地的书贾都在这开设摊位。厂甸有经、史、子、集等古籍以及历朝历代的稗官野史,往往大书店找不到的书,在这里说不定就能找到。当时,厂甸庙会上的文物店也非常多,文物店里的古玩玉器、金石陶瓷、碑帖拓片、文房四宝各类小件应有尽有。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的《逛厂甸》中,就叙说厂甸的盛况,并感叹“生来太晚”,未能欣赏到清代乾嘉之际古玩字画云集,灯屏琉璃、万盏棚悬、图书充陈的繁华景象。

过去,火神庙是逛厂甸庙会的必去之地。民国文玩名家陈重远先生在《文物话春秋》一书中记载:“每年阴历正月初六开始至十六,琉璃厂厂甸,火神庙,游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达官贵人,文人学者,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太太小姐,也出来逛厂甸,出没在火神庙的珠宝摊和古玩、书铺之店堂。”可见当时火神庙之火爆。

当时,北京一些金店、首饰楼、玉器铺每到春节期间,都要到火神庙来摆摊,人们称这些摊子为“红货摊”。火神庙就是厂甸庙会的“珍宝馆”,凡逛厂甸的游人,都要到火神庙一饱眼福。《北京风俗杂咏续编》中记载:“元旦年年厂甸开,游人杂还去还来。火神庙里多珠宝,买得残画几部回”。 幸运的是,2014年初,厂甸庙会开放了“火神庙”,这也让京城百姓再次感受到传统民俗文化。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黄永顺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