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点

       
 
 
 
 
 
           
     
 
   
       
       

报房胡同中的“原始快递”

       
       

   

“双十一”剁完手后,快递小哥一定是接下来这几天全世界最被惦记的人群。多少人想着盼着“他怎么还不来啊!”听到门口高喊“快递到了!”的时候,多少人内心无法抑制的澎湃!说起快递业你可能以为是现在才有的行业,错!早在明清时期,中国邮局还没诞生之前,民间就有了“快递”业务——“民信局”。

           

“民信局”是种私营通信组织,跟现在的圆通、中通、顺丰、韵达一个性质,并不属于中国邮政。民信局自明朝开始出现后,大大方便了民间的通信活动,它曾经盛极一时,但又最终衰落。作为明清两朝的都城,北京就亲眼目睹了这里民信局的兴衰历程。

           

清朝初年,在北京城区的报房胡同,有人在这里设立专门抄印、发行“京报”的商业机构,就叫做报房。报房在向外省发行报纸的同时,也顺便捎带民间信件,是北京地区民信局的雏形。除了报房外,北京还有一些票号、钱庄也捎带信件,但由于它们不是专营民间信件传递的组织,所捎带的信件量也很小,所以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民信局。

       

       
       
           

那时候不仅有打折和优惠 还能赊账

           
               

到乾隆年间,经过多年的经营,北京的交通和经济都有了很大发展,在正阳门附近的打磨厂大街上,也随之陆续开设了广泰、福兴润、协兴昌、胡万昌四家民信局。这四家可以说是当年的圆通、中通、顺丰、韵达了。不过,那时候的商品经济发展很慢,对通信的需求没那么高,也没有“双十一”那么丰富的节目,所以此后的100年里,北京的民信局仅增加了两家。

           

   

大清朝快递公司都发展成了百年老店,为京城的老百姓带来很多便利。为了迎合当时工商界的喜好,民信局的“快递小哥”往往会在天黑店铺打烊后登门收信,完全适应商家的作息节奏。那时候民信局就非常注重商业信誉,对因员工过错造成的损失会进行全额赔偿,在资费上又有打折扣、信用赊帐等优惠,又加之服务周到、态度热情、手续简单、运作灵活,对于一些商人有很大的吸引力。

         

                 
       
       
           

鸡毛贴信封 民信局变“顺丰”

           
               

一般老主顾寄信,不用出门,只要把信件写好,到了一定的时间,民信局就派人来上门收取,堪比现在快递的“上门取件”。若有特别紧急的信件,顾客可以把信烧去一角,或在封口处插一根鸡毛以示火急,民信局会在酌情加收费用后,派专人速递。这不就是现代快递中“顺丰”的级别么!

         

     

清朝后期,北京的工商业进入迅速发展时期,有着良好信誉的民信局也进一步兴盛起来。又先后开设了全盛泰、三盛等十九家信局,使京城的民信业形成了很大的规模。生活在京城的百姓们,终于脱离了过去那种音信难通的无奈境遇。

           
       
       
           

清朝也有“快递指南”

           
               

“【快递指南】南方到北方,请选择圆通。北方到南方,请选择申通。南方到南方,请选择申通。发广东顺丰比申通都慢。广东发东三省的,选申通的你就等吧,等死你不偿命。韵达中通两家可选,请选韵达。想最便宜,请选汇通。如果快递要你15元以上,请果断放弃转投顺丰怀抱。”——这是网上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然而在清朝这可是妥妥的事实。北京的民信局都有各自的业务活动区域,其中全盛泰专寄江浙、两湖、四川、云贵等地信件,三义成递送天津、保定等周遍地区信件,三盛信局则向东北投送邮件。

           

   

另外,一些民信局除了在北京设立总局,还在其他经济发达的城市设置分号。如当时的协兴昌信局,就在天津、汉口、九江设有分号,并在宁波、福州开设“协兴”信局;全盛泰信局在天津、上海、长沙设分号,正大信局则在天津、苏州、宁波、福州成立分号。各分号下面还可以有代理店,使民信局的业务范围进一步扩大。就在北京民信局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官办的通信机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双十一包裹上了高铁 民信局当年也被铁路“戗行”

           
               

1878年,清政府批准中国海关在通商口岸开办邮局,史称“海关邮政”。它和以往官办的驿站最大的区别,就在于除了递送官方文书,它还收寄民间百姓的信件。国家邮政自开办后,便利用政府特权,只携带中国邮政局的信件,不捎带民信局的邮件。

               

今年“双十一”中国经济的大动脉“铁路”也吹响了冲锋号,其实,铁路运输快递可不是这个时代才有的新鲜事儿。早在清朝,当铁路在中国兴起后,国家邮政局就看到了铁路在当时快速和高效的运输能力,没多久就跟铁路部门签订了垄断合同,只能运输国家邮政局的信件和物品。此外,北京邮政总局还陆续建立了北京——张家口,北京——承德,北京——保定等快速邮路,其邮寄速度远远超过民信局。以至于快速邮路开通不久,北京的一些民信局就关门大吉了。

             

 

面对国家邮政的强力挤压,北京民信局的日子越来越难过,数量由最多时的二十多家,减为1908年的19家,又降到1910年的6家。1934年底,北京残存的5家民信局全部被政府取缔,至此,在北京设立了200多年的民信局终于退出了通信业的历史舞台。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