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陋室之“鸣”

38
英国BBC卡迪夫世界歌唱家大赛金奖获得者沈洋演绎多媒体视觉剧场作品《逐》。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在顺义一个简陋的摄影棚里,大灯照着,呼呼的排风扇响着,氤氲不散的“装修味道”。低男中音沈洋穿着黑色风衣,拖着行李箱,放声歌唱。此情此景完全不同于高雅的音乐厅。

简陋的“舞台”前景置有一架钢琴,钢琴演奏邵鲁一脸严肃的坐在那里成为剧中一景。后景是一个经过拆分又被重新架构的栈桥,是虚实之间通往未知的过渡。沈洋拖着沉重的步履,带着无限寂寥在此间徜徉。最终的舞台呈现是不会少了《冬之旅》的又一配角“雪”。

《冬之旅》是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经典,体现了舒伯特对追求“放逐”和纯粹意义上“英雄浪漫主义”的憧憬向往。《冬之旅》歌词来自德国诗人缪勒的24首诗,作品描述一名失恋者在冬日中孤独的旅行。

“《逐》是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使用跨界剧场艺术手法的全新呈现。”导演邹爽说,“要把意境带到北京的三里屯,观众不要把它看成一个正式的演出,穿着西装革履,就是参加一个活动,受到意境感染后思考红馆以外的世界。”

多年“奔波”在国外艺术领域的邹爽,见过了成熟的艺术市场和专业的观众,“现在的北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适合做跨界,有热闹的氛围,有爱提问的观众,能够挑战艺术家,是时候做尝试了。”

02最“衰”的写照

39
这部前卫的多媒体剧场作品以先锋的艺术手段,将舒伯特创作的24首歌曲全部视觉化,彻底重塑这部浪漫主义德语经典之作。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舞台上孤独的旅人形象,映衬着生活中最“衰”的时候,“这就是为沈洋量身定做的,是要生根发芽的是作品。”往年在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演出结束后的party上,还没有卸妆的沈洋与友人交言甚欢,一个电话打来,催促他要飞往纽约演出,依旧身着燕尾服就要提着箱子奔赴机场,飞机还晚点了……那个时候的无奈,无可名状。

沈洋要在这个简陋的环境里坚持做这个项目,这不是一场音乐会。就是要突破观众的固有思维,“不要把《逐》看成一个诗乐套曲,是用跨界方式,结合多媒体、声乐处理和改编,以及表演者自己的经历,来重新演绎的表演概念。”

“当你到了时尚的三里屯,熙熙攘攘的人群走进红馆,进入这个与每个人都有过的心境息息相关的描写,观众获得了体验,这就足够了。”沈洋认为符合这个时代特质的改变就是好的。“我们做这个实验,花出了是超越以往演出几十倍的心力。艺术激起人们内心的波澜,就像石头扔进水里,激荡起涟漪,涟漪终会散去。”

03“好比滑着滑板吃牛肉拉面”

40

10月26日至28日,著名男低中音歌唱家沈洋与青年导演邹爽合作,打造根据舒伯特著名声乐套曲《冬之旅》创作的多媒体视觉剧场作品《逐》。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逐》被定位多媒体声乐剧场,除了孤独的行旅者形象,还有一个跳街舞的90后青年,在舞台上手舞足蹈绘制涂鸦,这是剧中的一抹亮色。“主人公向往着自由和不羁,想成为另一种人。”沈洋说,街舞青年就是他无法企及的另一种人生。街舞和古典乐怎么融合,无需担心,这位街舞少年自带耳麦,各自活在自己的音乐里,本身就是一种孤独。

声乐剧场是个空间,尝试将音乐、舞台和蒙太奇影像结合。音乐给予抽象的意境,剧场提供假定的空间,而电影的蒙太奇将虚实交替的情节串联起来。创作者在缪勒的诗歌和舒伯特的音乐中试图找到一个属于当下都市陌生人的故事,在这个人皆向往亦享受着“十分钟名望”的喧嚣都市中英年早逝的天才之生命轮回。

如何适应全新的表演方式,不同于流行歌曲,也不是在拍MV,“我们把24首诗变出一个合理的延伸的歌曲内容。在演唱时不同于一般演出,在精神上和肉体上高度集中,就好比滑着滑板吃牛肉拉面,这个就难了。”沈洋苦中作乐。

尽管经过不计其数的修改和磨合,《逐》还是有未敲定的章节,“完美的自己是不存在的,都在寻找的过程。在难处理的时候,再抻一抻。”导演邹爽还在等待奇迹的出现。(记者:纪敬)

相关链接

第十九届北京国际音乐节

“音乐节不是简单的文艺大汇演,不能拘泥于炒冷饭。我们一直在研究怎么多维度地进行创新,在这一点上,北京国际音乐节一向比较前卫。”余隆说。19年里,这个坐标北京的古典音乐节已经成为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文化盛事。北京国际音乐节如同拓荒者,致力于普及西方歌剧,填补了无数剧目在中国的演出空白。今年10月9日至29日如约而至的音乐节,将在21天内奉献21套30场演出,涵盖歌剧、交响乐、民族、跨界等多重形式。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