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的一座蘑菇屋,承载着综艺《向往的生活》中从田园日常到文艺生活的华丽转身。10月23日下午,借由乌镇戏剧节小镇对话“向往的戏剧、向往的生活”,何炅、李诞、陈赫、吴彼、赵晓苏、张露、王晨阳重聚蘑菇屋。开场,作为对话主持人的何炅便称综艺播出后收到两极化评价,有人觉得特别好,有人觉得特别陌生,有人甚至觉得看不下去,于是将大家聚在一起,谈谈在综艺里排话剧的感受。
一个没有瑕疵的苹果 会被说像假的
在李诞看来,乌镇戏剧节就像做梦一样,“每天起来吃口饭,溜溜达达去看戏,散戏以后就是聊戏,这样的生活确实太让人向往,也太不真实。”而从小在话剧院长大的陈赫称综艺中的生活看起来平平淡淡,但这就是他向往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真实的生活,它或许不像是一个节目,但却回到了我们向往的生活。”赵晓苏更是直言,“其实我们展现给观众的就是我们的生活常态,我们很多人的生活可能都是这样的。”何炅更是用苹果打了一个比喻,当一个苹果没有瑕疵的时候,你会说它像假的,但一个假的苹果如果做得太好,你就会夸它像真的;表演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人演得特别好,你会夸他不像演的,但如果一个人使劲在舞台上表演,你会说他没有活人感、没有生活,这种辩证关系其实很有意思。
当观众提出,“如何演得生活化、接地气、有活人感”时,陈赫说:“如何去找到角色的感觉,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只能是反复读台词。这些年我慢慢找到一个方式,就是从现场其他人,包括你的对手戏演员、导演、场务老师、灯光老师、摄像老师等等微妙的反应中,判断自己的对错。”
用最舒服的方式表演
此次乌镇戏剧节的全新板块“起跑戏剧”中的第二部作品,便是《向往的生活》中呈现排练状态的《农庄馆客人》。首演那天,开演前20分钟,黄磊突然要上台,理由是怕进场早的观众会躁动,何炅反问:究竟是谁在躁动?最后大家还是在开演前十几分钟就登上舞台,有的端坐有的走动,各自以自己最舒适的方式提前开始了表演。
当初因为被剧本中海森堡的独白感动,黄磊决定买下版权,在他看来,《农庄馆客人》是《奥本海默》的另外一个镜像。即兴读剧本时众人按照第一感觉分配了剧中角色,之后每个人都将角色延续了下来。如今这出戏其实已经排完了,静待12月1日在乌镇大剧院的首演。由于剧本就是6个人坐在客厅里聊天,为了让观众觉得有看头,从6个人站成一排望着远方这种非常形式化的设计,到复杂的调度,再到最后回归质朴的舞台表达,真正上舞台后,这部《农庄馆客人》也会和围读版的气质很像,没有过多做作夸张的表演,而是靠文本靠语言,靠与观众真心换真心。围读版的成功甚至让黄磊有了以剧场版和围读版两个版本进行巡演的想法。而当何炅提出,剧本围读版如果巡演,便会少了乌镇白墙黛瓦的加持。黄磊接道:“那就造一个。”
工作中互相提携互相托举
在谈到有时角色会被上升到生活中,观众会因为讨厌一个角色而讨厌演员时,曾经在《玫瑰的故事》中饰演周士辉的吴彼,因为在剧中的角色单恋黄亦玫,那段时间,他甚至被观众骂“你长得那个样子,还想追黄亦玫”。如今回想起当时的情形,吴彼没有一丝不悦,“我得谢谢观众,让我的人生更具象化了。”张露也曾因为一个角色的造型而被观众骂上了热搜,那段时间他也很焦虑,还是何炅帮他转发了另一张比较帅气的照片,替他解了围。
这就是《向往的生活》小分队的工作和生活日常,互相提携,互相托举。节目中,他们协作砍柴、掰玉米、打鱼、种甘蔗、收橡胶,“解锁”了很多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事。到了“戏如人生”的那一季,便开始向观众展示排戏的日常,平淡却舒适,这或许就是黄磊和他的朋友们向往的生活。
乌镇的一座蘑菇屋,承载着综艺《向往的生活》中从田园日常到文艺生活的华丽转身。10月23日下午,借由乌镇戏剧节小镇对话“向往的戏剧、向往的生活”,何炅、李诞、陈赫、吴彼、赵晓苏、张露、王晨阳重聚蘑菇屋。开场,作为对话主持人的何炅便称综艺播出后收到两极化评价,有人觉得特别好,有人觉得特别陌生,有人甚至觉得看不下去,于是将大家聚在一起,谈谈在综艺里排话剧的感受。
一个没有瑕疵的苹果 会被说像假的
在李诞看来,乌镇戏剧节就像做梦一样,“每天起来吃口饭,溜溜达达去看戏,散戏以后就是聊戏,这样的生活确实太让人向往,也太不真实。”而从小在话剧院长大的陈赫称综艺中的生活看起来平平淡淡,但这就是他向往的生活,“这就是我们真实的生活,它或许不像是一个节目,但却回到了我们向往的生活。”赵晓苏更是直言,“其实我们展现给观众的就是我们的生活常态,我们很多人的生活可能都是这样的。”何炅更是用苹果打了一个比喻,当一个苹果没有瑕疵的时候,你会说它像假的,但一个假的苹果如果做得太好,你就会夸它像真的;表演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人演得特别好,你会夸他不像演的,但如果一个人使劲在舞台上表演,你会说他没有活人感、没有生活,这种辩证关系其实很有意思。
当观众提出,“如何演得生活化、接地气、有活人感”时,陈赫说:“如何去找到角色的感觉,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只能是反复读台词。这些年我慢慢找到一个方式,就是从现场其他人,包括你的对手戏演员、导演、场务老师、灯光老师、摄像老师等等微妙的反应中,判断自己的对错。”
用最舒服的方式表演
此次乌镇戏剧节的全新板块“起跑戏剧”中的第二部作品,便是《向往的生活》中呈现排练状态的《农庄馆客人》。首演那天,开演前20分钟,黄磊突然要上台,理由是怕进场早的观众会躁动,何炅反问:究竟是谁在躁动?最后大家还是在开演前十几分钟就登上舞台,有的端坐有的走动,各自以自己最舒适的方式提前开始了表演。
当初因为被剧本中海森堡的独白感动,黄磊决定买下版权,在他看来,《农庄馆客人》是《奥本海默》的另外一个镜像。即兴读剧本时众人按照第一感觉分配了剧中角色,之后每个人都将角色延续了下来。如今这出戏其实已经排完了,静待12月1日在乌镇大剧院的首演。由于剧本就是6个人坐在客厅里聊天,为了让观众觉得有看头,从6个人站成一排望着远方这种非常形式化的设计,到复杂的调度,再到最后回归质朴的舞台表达,真正上舞台后,这部《农庄馆客人》也会和围读版的气质很像,没有过多做作夸张的表演,而是靠文本靠语言,靠与观众真心换真心。围读版的成功甚至让黄磊有了以剧场版和围读版两个版本进行巡演的想法。而当何炅提出,剧本围读版如果巡演,便会少了乌镇白墙黛瓦的加持。黄磊接道:“那就造一个。”
工作中互相提携互相托举
在谈到有时角色会被上升到生活中,观众会因为讨厌一个角色而讨厌演员时,曾经在《玫瑰的故事》中饰演周士辉的吴彼,因为在剧中的角色单恋黄亦玫,那段时间,他甚至被观众骂“你长得那个样子,还想追黄亦玫”。如今回想起当时的情形,吴彼没有一丝不悦,“我得谢谢观众,让我的人生更具象化了。”张露也曾因为一个角色的造型而被观众骂上了热搜,那段时间他也很焦虑,还是何炅帮他转发了另一张比较帅气的照片,替他解了围。
这就是《向往的生活》小分队的工作和生活日常,互相提携,互相托举。节目中,他们协作砍柴、掰玉米、打鱼、种甘蔗、收橡胶,“解锁”了很多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不到的事。到了“戏如人生”的那一季,便开始向观众展示排戏的日常,平淡却舒适,这或许就是黄磊和他的朋友们向往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