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这个夏天,“子美坦步踏青来”

2025-08-07 20:42 京报网

充满现代感的金属框架勾画出传统山水线条,在动态投影的映衬下,“诗之江湖”呈现于舞台之上。8月7日,由郭启宏编剧,冯远征导演,冯远征、杨明鑫、孙骁潇等主演的北京人艺历史剧《杜甫》在首都剧场迎来第五轮演出。

微信图片_2025-08-08_141315_562

《杜甫》首演于2019年,是北京人艺编剧郭启宏继文人三部曲——《天之骄子》《李白》《知己》之后,创作的又一部聚焦诗人命运,描写文人经历的历史题材作品。为了写《杜甫》,编剧郭启宏前后花费十年,数易其稿,他不写杜甫的创作与斐然成就,而是另辟蹊径,选取了杜甫自“安史之乱”到离世这段人生轨迹,从杜甫的命运与追求入手,通过描绘他的仕途蹭蹬,以及与严武、李白、高适、苏涣等友人的相交相离,揭示出他丰富的精神世界和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

“郭启宏老师选了条新路,写杜甫一生中最苦的阶段,切入点也特别。虽是写‘诗圣’,但不像写《李白》那样赋予他诗情画意。所以我在塑造人物时,不单想着他是个诗人,更想把他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导演兼主演冯远征表示。在写实与写意之间,观众于《杜甫》的舞台上,看到的并非端坐诗坛的圣人,而是一位在世俗中沉浮、灵魂却始终高贵的人:他渴望为官,却不屑官场逢迎;心系黎民,却苦寻不到出路;他面对不公,敢于仗义执言;为了生存,也能弯下腰身。

微信图片_2025-08-08_141307_883

从接触到深入,从亲近到融入,冯远征对杜甫这个人物的理解逐步深入。舞台上,以“梦中梦”的形式实现杜甫与苏涣、李白、高适、严武及妻子的多时空对话,借众人之口解答杜甫心头的困惑;剧终处,又丰富了杜甫对自己人生的诗意总结。这些二度创新的舞台亮点,正是冯远征随着对杜甫认知加深而生发的感悟。时至今日,他与杜甫的融合仍在继续。“现在排练,我还常有新体会,发现之前某段戏处理得不够准确,我还可以更清晰地表达出更深层的意思。”

微信图片_2025-08-08_141311_899

作为导演,冯远征既要琢磨自己的角色,还得关注其他演员的表演:怎么帮他们更深入地理解角色?如何让他们和角色一起成长?“一部戏演出好几轮,有些演员说台词成了习惯,会影响塑造人物的状态。”冯远征表示,这次复排更强调人物的精准塑造,力求完成台词和内心的深度挖掘。即使是群众场面,演员也不能只“完成任务”,得演出人物来。“哪怕是个小丫鬟,或者过场角色,都要找到人物的特征。”这轮演出也有部分新演员的加入,为剧组和创作带来了新鲜感,“他们与前人不一样的理解和表演节奏,让我们碰撞出新的火花和灵感。”

该剧将演出至8月19日。(北京人艺供图 李春光摄)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