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北京人艺复刻1957年版《骆驼祥子》

2025-07-19 09:41 北京日报

清脆的驼铃声交织着老北京叫卖声,大幕拉开,熟悉的人和车厂映入观众眼帘……7月18日,北京人艺“经典保留剧目恢复计划”的第二部作品《骆驼祥子》在首都剧场迎来首演,曾于1957年在北京人艺演出的《骆驼祥子》,被完整“复刻”在观众面前。

《骆驼祥子》是老舍于1936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作品透过人力车夫祥子的命运,真实展现了上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底层百姓的苦难生活,充满了浓郁的北京风味。1957年,经导演梅阡改编,这部小说被搬上北京人艺的舞台。凭借演员们的精湛表演,《骆驼祥子》不仅成为北京人艺京味儿现实主义风格的代表作,更树立了文学改编话剧的典范。

微信图片_2025-07-20_093427_599

作为"经典保留剧目恢复计划"的重要作品,《骆驼祥子》的排演既是对人艺传统的继承,也是让经典剧目重放昔日光彩的尝试。“我们以‘龙马风神’的魄力,让青年演员勇挑大梁;以‘骆驼坦步’的踏实,沿着老艺术家的足迹,一步步走近经典。”艺术指导冯远征表示,曹禺院长曾提出“龙马风神,骆驼坦步”,恢复《骆驼祥子》,正是剧院践行这一精神的鲜活体现。

“表演,表演,还是表演!”导演闫锐和于震一致认为,要将这部现实主义题材话剧原样复刻到舞台上,最重要的还是以扎实的表演塑造鲜明的人物。闫锐表示:“拉开大幕,就看表演。演员要去呈现那个年代的味道,找到人物的精气神,让年轻观众了解并感受旧时期北京的生活面貌。”曾演出过祥子的于震,此次作为复排导演,将自己的经验悉数相传。“这个戏不靠形式,全靠演员之间的相互交流,这要求演员台词烂熟于心,人物心理拿捏精准,彼此间配合默契。”

微信图片_2025-07-20_093432_871

为了让更多的演员能够在经典的深度滋养下快速成长,这次演出,剧院安排了两组祥子和虎妞的角色轮番出演,这也为很多观众提供了“二刷”的理由。每组演员都藉由自己的特点和理解,为角色注入独特的生命力。共同出演祥子的黄麒源和赵正添都认为,祥子台词虽少,却需要演出每幕的心理变化。黄麒源将重点落在对人物的理解上,力求表达出潜藏在台词底下的人物内心波澜;赵正添抓住了祥子要强的特质,化被动为主动,积极探寻角色反应。张晔子和周佳钰同演虎妞,张晔子视其为充满矛盾、个性鲜明的悲剧女性,着重层层展现其内在;周佳钰则苦练台词,紧扣语言的老北京味儿,着力表现人物市井气。

饰演刘四爷的刘宸抓住与角色共有的“虎相”特征,在细节上着力,力图还原一个层次丰富的刘四爷。曾在《骆驼祥子》中饰演过车夫的王堃,洞察二强子的多面性,将其视为特定时代的人群缩影。刘辉在之前的版本中饰演小六子,这次出演老马,他认为,于是之版老马已是难以超越的经典,这次希望自己能够理解并传承精髓,展现底层人民的乐观和坚韧。

微信图片_2025-07-20_093436_856

舞台深处映着西直门城楼的剪影,中央是旧式灰瓦房,屋内八仙桌椅等老物件,原汁原味还原了一个旧时代车厂的场景。幕起幕落间,高度写实的布景细节,满是老北京韵味,鲜活呈现出上世纪20年代的京城风貌。作为经典传承剧目,《骆驼祥子》在舞美、灯光、服装、化妆上严格复刻1957年版原貌。舞美团队翻阅大量史料,反复比对影像资料,一砖一瓦重现当年的舞台。

舞美执行王威坦言,“如今舞台技术和场景切换更先进,我们用转台整合了三大场景,但每件道具都需手工制作复原。”服装面料、舞台灯具等细节皆与过去不同,极大增加了复原难度。

据悉,《骆驼祥子》本轮演出将持续至8月3日。(摄影:李春光)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