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共绘新时代中阿命运共同体画卷

2025-07-09 08:59 中国文化报

来源标题:​共绘新时代中阿命运共同体画卷

画布铺开,凝望眼前碧波荡漾的泉州湾,埃及文化部造型艺术司司长瓦利德·卡努什并未急于落笔。他目光沉静,正回顾此次访华之行的点点滴滴。

作为第十三届“艺汇丝路”阿拉伯知名艺术家访华采风创作活动的嘉宾,瓦利德·卡努什此行随团深入探访了福建泉州。这里曾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千年前,满载瓷器、茶叶的航船由此启程,驶向遥远的亚历山大港,中埃两大古老文明有了最初的相遇。如今,瓦利德·卡努什用脚步丈量这座多元、开放的城市,用画笔记录中阿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时代风采。

“泉州是多元文化交融共存的典范。”在行程中,瓦利德·卡努什特别关注到,伊斯兰圣墓、清净寺等阿拉伯文化遗迹已融入泉州城市景观,与闽南传统建筑和谐共存。他认为,这直观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特质,也是泉州城市魅力的重要体现。作为埃及文化部负责艺术事务的官员,瓦利德·卡努什此行不仅关注艺术创作,更着眼于探讨中国与埃及如何在当下增进相互理解、拓展合作空间。

“中国和埃及都拥有悠久古老的文明史迹。”瓦利德·卡努什对习近平主席在复信参加“艺汇丝路”访华采风活动的阿拉伯知名艺术家代表时所强调的“文化能够连接心灵,艺术可以沟通世界”深表赞同。他认为,这深刻诠释了文化交流的纽带作用,两国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都珍视并尊重彼此的文化传统。

“文化合作始终是推动中埃关系发展、增进人民友谊的重要基石。”瓦利德·卡努什曾多次参与筹办中国艺术家赴埃采风创作活动和在埃举办的“艺汇丝路”中阿知名艺术家采风作品展,他深切感受到,“艺汇丝路”这类活动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活动传递的不仅是艺术,更是中埃双方深化人文交流、拓展艺术合作的共同意愿。

“这是真正的民心相通工程,是在实践中凝聚共同价值观的成功范例。”他进一步表示,活动让更多国家感受到,从古丝绸之路到共建“一带一路”,这条文明交流之路在促进文化相知、民心相亲方面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在泉州实地走访,瓦利德·卡努什加深了对当代中国的认识。他说,中国人民展现出的严谨态度和真诚品质值得关注,中国在各领域取得的系统性发展和显著进步也引人瞩目。“中国拥有重要的文明遗产和深厚的友善传统,当前展现出的经济发展活力和快速发展态势、独特的文化魅力和积极的国际形象,使中国成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瓦利德·卡努什说。

这份观察与感悟,最终融入了瓦利德·卡努什的艺术创作。他以泉州传统建筑中昂扬的燕尾脊和象征古代航海辉煌的福船为灵感,创作了3幅作品。“燕尾脊象征着中国人坚韧不拔的精神,福船则承载着开拓进取、联通四海的愿景。”在活动主办方的积极推动下,瓦利德·卡努什还在此行中代表埃及文化部造型艺术司与泉州数家文化企业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为未来具体项目的落地铺就了道路。

“我们期待埃及与中国在政府层面和民间,都能进一步深化人员往来,巩固人文纽带。”瓦利德·卡努什表示,两国应进一步拓展“艺汇丝路”等项目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增加交流的频次与规模,通过知识共享、文明互鉴、经验交流,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他认为,这些积极互动如同涓涓细流,终将汇聚成推动两国共同繁荣的合力。“希望在开罗与更多中国艺术家相聚,我们愿与中国携手并肩,以艺术为笔,共同描绘新时代中阿命运共同体的壮丽画卷。”瓦利德·卡努什说。

瓦利德·卡努什在创作    “艺汇丝路”供图

责任编辑:刘美君(QN0048)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