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绘就红色精神长卷 奏响 “运河华章”

2025-07-03 12:43 新京报

小提琴演奏员身边坐着二胡演奏员,醒目的民族乐器笙,坐在金光灿灿的圆号前方……7月1日晚,北京交响乐团与北京民族乐团在北京艺术中心联袂上演《运河华章·中国红》混编室内乐音乐会。

本场音乐会是通州区“运河有戏”演出季原创剧目孵化作品,音乐会特邀雷焕然、刘畅、熊俊杰、贾璞真、戚浩笛五位优秀的作曲家对曲目进行全新编创。指挥家张鸣挥舞指挥棒,经典的《节日序曲》为音乐会拉开大幕,热烈欢腾的气氛扑面而来。唢呐与笛子等民族乐器为这支乐曲带来鲜明的民族风味,小提琴等弦乐声部则烘托出丰富的交响性。

30

音乐会选取了多首革命经典作品,《红梅赞》《万泉河水》等作品给观众带来既熟悉又新鲜的听觉感受。小提琴甜美的音色与琵琶应和,东西方乐器相互对话,吟唱民族的旋律。“相比于单独的交响乐队或民族乐队,混编室内乐的声音更加丰富,也有更多的可听性,《运河华章·中国红》主题也更适合混编乐队的呈现,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声音色彩。”张鸣介绍,交响乐团与民族乐团的混编演奏,最大的难点是把握不同乐器声音的平衡与融合度,“经过这几天的排练,演奏员们已经非常默契,声音也调配得非常和谐。”

音乐会还改编上演了多首观众耳熟能详的歌曲和影视剧主题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珊瑚颂》《可可托海的牧羊人》等歌曲上演时,现场观众沉浸在熟悉的旋律中,不时为混编乐队带来的表现感到惊艳。北京交响乐团小提琴演奏员张莹带来了《渔家姑娘在海边》的深情独奏,乐曲中的民歌风味与现代感旋律,让观众重回电影《海霞》中海岛女民兵的生活。“中西融合的混编乐队,无论是对我们演奏员还是对观众,都是一种别开生面的形式。”张莹说,作曲家在改编作品时为作品注入了与众不同的声音,“排练时,我们也在默契的合作中让中西不同的乐器发挥各自的最大优势。”

31

从北京民俗小曲《探清水河》到充满山东民歌韵味的《沂蒙山小调》,从《人说山西好风光》到充满西藏风情的《在那东山顶上》,音乐会从运河文化带延展开去,带领观众用音乐欣赏祖国各地的大好河山。朝鲜民歌《阿里郎》由来自北京民族乐团的孟宪莹、任鑫悦和北京交响乐团的王文华、宋洋以四物乐的方式全新演绎,朝鲜族传统打击乐组合的演奏让观众眼前一亮。大提琴演奏员刘宴佐以一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展现草原的苍茫辽阔。

在北京交响乐团团长李长军看来,交响乐团和民族乐团以混编形式进行演出,“不仅在学术层面探索东西方乐器的融合,也能让观众通过熟悉的旋律看到创新演绎,感受不同地域的文化,感受音乐中呈现的历史岁月。”李长军说,近年来,北京交响乐团为中西乐队的融合做出了多番探索,也推出了不同规模的作品,“我们创作的初衷是希望这种形式未来可以走出国门,在西方人熟悉的交响乐队中加入我们的民族乐器,让西方观众听到与众不同的声音,进而更好的了解中国文化。”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