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书香润胡同

2025-04-18 10:44 北京晚报

在东四片区的前炒面胡同,有一家名叫“可能有书”的书店,它小而美,处处藏着匠心,也流淌着温情。

这里没有厚重的书架,由墙体改造而成的凹凸结构自然而然地作为书籍展示的“窗口”,轻巧摆放着运营团队精心选择的书目。书店还把临街东侧的房子打开,建成开放的胡同客厅,一盏灯24小时亮着,不论是谁都可以歇歇脚、给手机充充电。

赵晨是“85后”,在胡同里长大。大学毕业后,他进入一家知名央企工作,待遇不错。当时,“可能有书”就是他手里的一个项目,已经策划了好几年。后来,因为实体书店举步维艰,这家央企在业务调整时就将其放弃了。

赵晨的冲劲儿一下子上来了!他索性辞了职,“单位放弃了这个项目,但我不想放弃。”

要做什么样子的书店?他的想法非常清晰:希望这家书店是有人情味的,有艺术氛围的,甚至有妈妈做饭的味道。前炒面胡同49号坐落在“共生院”内,恰好满足这些想象。

胡同需要什么,“可能有书”就希望填补什么。胡同里头几乎什么商业都没有。于是,一家小小的包子铺在书店门口开了起来,4名帮厨阿姨全是附近的居民。偶尔有卖不完的包子,阿姨们可以做主送给来来往往的街坊。

开业时间不长,“可能有书”就实现了盈利,过半收入是卖书赚的,其余的则来自文创、食品销售——在业内,这样的图书销售额占比已经非常高了。“我们的图书库存量跟大书店没法比,拼的只能是选书。”赵晨说,他拥有一支专业的选书团队,他们甄选出的书聚焦诗歌、电影、艺术、女性等主题,还会为新书亲手写下推荐语。很多读者评价说,“可能有书”的新书陈列墙如同一张流动的书单。哪怕从不打折,但也从不缺购书人。

书店里最大的空间是一间展厅,免费的书展、艺术展不断,迄今办了18个展,主题涵盖丰富。不但爱书人喜欢来,就连游客、附近的孩子们也都爱来。去年北京书展期间,三四十家外地出版社的负责人自发组团来参观。

前炒面胡同因为有了一座小书店,人文气息变得更浓了。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作者:朱松梅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