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兼具高品质与创新性的作品在2024年如潮涌般登场,不仅将舞台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峰,同时也成功吸引了众多年轻观众的目光。中芭经典《红色娘子军》在其首演60周年之际推出纪念演出,不仅是对这部芭蕾舞剧传奇历史的深情回顾,更是对历代艺术家辛勤奉献的崇高致敬;沉浸式戏剧《9号秘事》以其独树一帜的观演体验和充满创意的叙事手法,赢得了广泛的追捧与喜爱。这些贯穿整年的演出作品,推动着中国剧场演出市场的持续繁荣与发展。
●所选为2024年首次在京津冀地区上演的演出。●排序不分先后,按演出时间排列。
新剧场艺术
年度突破演出
大麦评分9.4分
入选2024大麦年度聚光好戏名单
“当然有戏”制作沉浸式悬念剧场
《9号秘事》
演出时间:77剧场驻场
剧本监修:里斯·谢尔史密斯、史蒂夫·佩姆伯顿
导演:赵淼
创意及创作:三拓旗剧团
该剧由英国BBC Studios授权,改编自风靡全球的同名暗黑喜剧。北京限定版在对IP进行原汁原味呈现的基础上,加入新的故事。同时在悬念和反转的探索、舞台设计和观看体验上也有更多更加自由极致的展现。如参考了伦敦环球剧场和全球很多开放式剧场的设计,通过高处的纵览感和内场环绕感,创造新鲜的观剧体验。
空间装置+实验歌剧
《野草——心灵独语》
演出时间:9月28-29日
改编/作曲:贾国平
策划/导演:易立明
指挥:崔媛媛
该剧是一部声乐、器乐及装置的综合作品,它打破了传统的舞台表演时空界限,通过七个剧场空间装置,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观演体验。观众可以跟随音乐家的引领,在不同的演出空间中观看上半场的演出,下半场演出则在歌剧院进行。这种设计使得剧场艺术与视觉艺术完美结合,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体验。
歌剧
半舞台版格什温歌剧
《波姬与贝丝》
演出时间:10月12-13日
原著:海沃德
演出:南非开普敦歌剧院、上海交响乐团
作为第二十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闭幕演出,半舞台版本充分利用了舞台道具和灯光特效,让艺术性得以突出。《波姬与贝丝》在音乐上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作曲家格什温成功地将爵士、布鲁斯、灵歌等黑人音乐元素融入古典交响,造就了严肃音乐结合流行音乐的美式风格。
舞蹈
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精品荟萃
大麦评分8.7分
演出时间:4月19-21日
演出团体: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
时隔十三年,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重回国家大剧院,此次瑞士洛桑贝嘉芭蕾舞团带来的四部作品,无疑再次展现了他们卓越的舞蹈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其中,首度登上国内舞台的《柔板双人舞》编织亲密关系中的情感共鸣,永不褪色的《火鸟》重写生命的力量。
年度态度演出
舞蹈诗剧《九歌》
大麦评分8.7分
演出时间:6月12-16日
原著:屈原
导演:胡阳
演出:胡阳、李祎然、张翰、王思龙、李艳超等
该剧是对屈原同名诗作的全新解读,通过舞蹈的形式表达了对上古诸神的想象和当代人对生命情感的理解。导演胡阳在创作中采用了纯写意的舞蹈诗形式,用舞蹈和视觉元素表达情感和主题。
年度影响力演出
入选2024大麦年度聚光好戏名单
中芭《红色娘子军》首演60周年纪念演出
大麦评分9.6分
演出时间:9月16-26日演出:中央芭蕾舞团
2024年以故事的发生地海南作为始发站,《红色娘子军》首演60周年60场巡演隆重启幕,中芭的两支演出队伍轮番登场。9月,活动迎来最高潮,以北京天桥剧场连演十场的盛大演出规模,在1964年该剧首演的舞台之上,为这部作品辉煌的历史再添华彩。
戏曲
北京京剧院
《齐白石》
演出时间:8月13-14日
编剧:任永新
导演:傅勇凡
主演:张建峰、李宏图、窦晓璇等
剧情围绕齐白石的艺术创新精神展开,同时融合了京剧与国画两大国粹艺术,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和独特的文化价值。《齐白石》在艺术表现上进行了创新,突破了传统的表现形式。
大麦评分9.3分
国家大剧院京剧
《白蛇传》
演出时间:10月1-3日总导演:杨小青
导演:衣麟、朱振莹
编舞:张雪松
领衔主演:李胜素、李宏图、王艳主演:褚沣怡、郭铸锋、赵晶璇、李艳艳等
该剧以1952年田汉先生编剧的京剧《白蛇传》为蓝本,以中国戏曲学院经典演出版本为基础,秉承尊古不复古、守正不守旧的原则,在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扬新时代的创新精神,通过增强观众的视觉新体验来满足日益增长的审美观演需求。
音乐会
年度品质演出
尼尔森斯与维也纳爱乐乐团音乐会
演出时间:10月30-31日
指挥:安德里斯·尼尔森斯
演出:维也纳爱乐乐团
时隔11年,维也纳爱乐乐团重返北京国家大剧院,亮相“2024醇·萃古典”演出板块。在指挥大师安德里斯·尼尔森斯的带领下,维也纳爱乐乐团展现了深厚的演奏功底和醇厚的交响音色。这次演出不仅是维也纳爱乐乐团与北京观众的重聚,也是对古典音乐的一次深刻致敬。
俄罗斯女高音希布拉·格兹玛娃独唱音乐会
演出时间:11月5日
艺术家:希布拉·格兹玛娃
作为俄罗斯“金牌女高音”、人民艺术家,希布拉·格兹玛娃在本次独唱音乐会上,展现了包括柴可夫斯基、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在内的俄罗斯及世界作曲家的歌剧咏叹调和二重唱。格兹玛娃的表演融合了多元文化元素,彰显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多样化的音乐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