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飞舞“冰丝带”

2024-12-09 15:40 千龙网

千龙网讯 12月7日至9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的新创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首演,以全新的形式向观众展现壮观瑰丽的敦煌世界。

25
《受到召唤·敦煌》演出现场图

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以全新的舞台形式焕发千年文明的青春活力,通过多空间多线性叙事结构和多媒体视觉,首次在大型体育场馆创造出一个既时尚现代又满载中国审美的“敦煌空间”。敦煌文化与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结合是一次文化的交融与创新,更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

走进“冰丝带”演出现场,映入眼帘的是60米长的高色阶升降大屏、15米高纱幕投影佛造像、700余盏舞台灯光、7路威亚,超越传统演唱会的音响、专业延时塔……无论坐在哪里,都能有优质的感官体验,近万名观众一起享受这场戏剧狂欢。

中国国家话剧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演出场馆“冰丝带”是由常飞所参与创作和设计的,而常飞是本剧主人公常书鸿的后代,“冰丝带”的设计灵感很大部分来自于敦煌的飞天艺术,来自于飞天上的飘带。

以“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为代表的常氏三代与国家速滑馆有着深厚的渊源。常书鸿是第一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在大漠戈壁的恶劣环境中,倾尽一生从事敦煌艺术的临摹、研究和弘扬工作,为敦煌文物的保护研究和敦煌文化的发扬光大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敦煌守护神”。常书鸿的儿子常嘉煌结合速度滑冰运动和珠穆朗玛峰、冰雪的理念,为国家速滑馆绘制了一幅带有速度感的抽象作品《奥运之韵》。这幅作品现在国家速滑馆贵宾厅展陈。

常嘉煌的儿子常飞,是国家速滑馆建筑概念设计方案的主创之一。“冰丝带”的整体造型灵感来源于老北京冰上游戏“冰陀螺”,而外立面的“丝带”设计则来源于敦煌文化。常飞在设计中将敦煌飞天神韵融入国家速滑馆外形设计,将古老的传统元素与现代建筑完美融合,设计出了22条飞舞的旋转光带。

26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夜景图

继音乐话剧《受到召唤·敦煌》首演后,2024-2025年度未来之城全国展评、2024-2025赛季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中国搏击王金腰带争霸赛及文化演出、《致敬传奇》跨年演唱会将陆续在国家速滑馆举办。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