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李大钊旧居
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这是李大钊先生曾经在北京居住过的地方。从1920年春至1924年1月,李大钊和他的家人们在此居住将近4年,这里也见证了李大钊同志传播马克思主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北方工人运动、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等一系列最具代表性的革命实践。重温《觉醒年代》,让我们一起走进文华胡同,走进李大钊故居,穿越百年去看看守常先生曾经走过的地方。
李大钊租住这里时已有一定社会地位,既担任着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和教授,还兼职着四所大学的教授。根据文物资料显示,他当时的收入是120块大洋,多的时候月入可达近300块大洋。在当时,几块大洋足够维持普通家庭一个月生活开销,李大钊有足够的条件给家人和自己更富裕更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生活简朴甚至清贫,是一位实实在在的“月光族”。他倾家纾难,不仅常常接济贫寒学生,据后来统计他还将其收入近三分之二都用于支持革命活动。
雪地里护送陈独秀出京一辆骡车上,陈独秀与李大钊“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这就是广传的“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920年3月,李大钊领导成立了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5月,陈独秀领导成立了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会。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0月,在李大钊的带领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于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办公室正式成立,取名为“共产党小组”。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走进故居北房堂屋,中央摆放一张八仙桌,两侧各放一把椅子,靠北墙的条案两端各摆一只掸瓶,中间摆着一台老式座钟,条案上方悬挂着一幅中堂画。在中堂画两侧悬挂着一副著名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副对联亦是李大钊一生精神风范的光辉写照。这期间,李大钊写下《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十月革命与中国人民》《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等文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工作,领导发动北方工农运动,参与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以极高的革命热情研究、传播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成为20世纪初中国革命的“播火者”。
故居南院为“播火者——李大钊革命思想与实践”专题展展厅。“播火者”意为: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之火,播共产党创建之火,播中国革命实践之火。展览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分别从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中国革命实践的开拓者三个维度,重点展示李大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伟大贡献。展出文物《史学要论》是故居馆藏一级文物。1924年5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一书,这是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奠基石,也是李大钊史学思想的精粹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