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声游北京—歌谣见北京”让文化遗产“活”起来

2024-08-13 08:30 千龙网

千龙网讯 8月12日,“声游北京—歌谣见北京”展览启幕活动在北京城市图书馆艺术文献馆举办。“声游北京”系列VR线上展馆也同步上线,运用数字技术让声音文化遗产“活”起来。

“声游北京—歌谣见北京”系列展览从地理风情、历史年轮、人文逸趣、歌谣在当代四大板块,通过猜谜、绕口令、录制声音等互动形式,用装置艺术、声音可视化等多媒体展陈方式,首次从歌谣的独特视角展现北京城市深厚的文化内涵。

展览内容丰富多样,不仅涵盖北京地区产生或相关的民歌、童谣、小调、叫卖调及环境音等,还从中唱集团500余首出版作中精选出60首大众耳熟能详且具代表性的作品,按不同方式呈现。

北京城市图书馆艺术文献馆深入挖掘并精心整理了一系列珍贵的北京歌谣资料,包括明代的《古今风谣》、民国时期的《歌谣周刊》等,并借助中唱集团丰富的老唱片数字声音档案,将声音文献与古籍文献相结合,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依托阵地优势,将这些文化瑰宝以互动展览、数字体验的形式呈现给公众,

39

展览中一棵翠绿的“大树”,挂满了高低不同的鸟笼,读者不仅可在此享受夏天树下纳凉场景,感受年轮的流转,还可童趣般地将脑袋探入鸟笼聆听童瑶带来的别样欢乐。金代《泰和年间童谣》 、元朝《脚驴斑斑》、明朝《明正统京师童谣》等众多具有历史代表性的童谣,在鸟笼中欢唱着。

40

同时,用纱幕投影动态展示的北京街道影像,把胡同小吃和时令节气等人文主题童谣,融合在春、夏、秋、冬的季节光影里,让读者身临其境地感受着老北京歌谣的缤纷多彩与活泼可爱。《刘伯温造北京》《万寿山》《鲁班爷锯白塔》《前门楼子高不高》《前门情思大碗茶》等体现城市记忆、市井商业的歌谣,以及民间流传的歌谣、叫卖调、北京地区环境音、风声、雨声配合着图文互动大屏为读者精彩呈现。

展览整体打破传统展览以视觉为主的模式,参观者可借助声音可视化的模式,通过话筒录音可以留下自己的声音,新时代的北京声音,也可扫码带走属于自己的声音。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