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这个花篮何以穿越800年

2024-06-17 08:59 解放日报

来源标题:这个花篮何以穿越800年

南宋时期,钱塘(今浙江杭州)有一个出身贫苦、“少为木工”的年轻人受到宫廷画师李从训的赏识,被其收为养子并教授画技。他就是后来在宋光宗、宋宁宗、宋理宗三朝担任画院待诏的“三朝老画师”李嵩。

李嵩擅长以精细的笔触描绘微小的物品,是南宋风俗画大师。他最为后世所熟知的作品就是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骷髅幻戏图》,以及另一组杰作《花篮图》。

李嵩的《花篮图》共有春、夏、秋、冬四幅作品。其中,夏《花篮图》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冬《花篮图》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秋《花篮图》至今未见真身。春《花篮图》目前正在龙美术馆(西岸馆)的“花天花地”特展中展出,吸引了大批观众驻足。

春《花篮图》是一幅颇具代表性的院体静物画。该画右下角款记“李嵩画”,画幅小巧,笔法精致细腻。在构图上,李嵩采用三角构图法,巧妙地运用空间布局,将花篮中的花卉和绿叶错落有致地排列,既展现了花卉的多样性,又使得整个画面和谐统一。

在绘画技法上,李嵩采用双钩填彩法描绘了海棠、白碧桃、连翘、林檎、黄刺玫等春季花卉,即先精准地描绘出花卉的轮廓和细节,再用丰富的色彩进行填充,使得画面中的花卉栩栩如生,色彩鲜艳而不失真实感。

在细节处理上,李嵩精心描绘了花瓣的纹理、花蕊的细腻以及叶片的脉络,使画面中的花卉更加逼真。此外,他还通过光影的处理,令整个画面立体生动。

画作中的花篮,据考证为当时宫廷专供的“隆盛篮”,是为了庆祝四时更替,将时令鲜花汇聚的独特花器,重在突出花卉的自然之美,并不喧宾夺主。花篮的线条描绘兼具韧性和质感,体现了李嵩高超的工笔画技艺。

虽然距离此画面世已经有八百余年的时光,但细细观摩品鉴,花枝嫩叶依然饱满而热烈。尽管时光的流逝让画作不复鲜艳,但强健的笔法让观者欣赏到了花瓣与绿叶细腻的脉络与纹路,感受到了穿越时光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作者:郭逸菲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