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吴昊宇作品展在京展出

2024-04-09 19:47

4月9日,由清华大学美术院学院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系承办的“穿越壁垒 破力循迹——吴昊宇作品展”在京开幕。

图1

吴昊宇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右)、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左)介绍作品

据了解,此次展览是吴昊宇多年来在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一次完整展示。从多角度多维度展示了陶瓷艺术作品。

他的“新石器系列”陶艺作品以自然界的石为元素,将自然形态与艺术再造相结合,呈现出独特的审美视角。在传统与现代审美的对话中,完成了陶瓷艺术语言在设计上转化,在当代与传统、艺术与实用之间寻找平衡,试图穿越思维、材料、工艺的壁垒。

观吴昊宇作品,不仅体现了潜意识创作方法与陶瓷本体语言的结合,更探索出内心世界与物质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源于直觉性引导下的形态创造,触发艺术家与材料之间非言语的对话,表达出超越语言的情感和认知。

此次展览吴昊宇以他娴熟的创作与制作手法,展现了其教学与创作中对陶瓷材料和工艺的探索,更是一次心灵的释放和自我寻找的过程。展览中的作品亦呈现出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教学思考与人文情感,以及渐渐被这个时代遗忘的“风景”——简单、真挚的向往和追求,以此激发与引领观者探寻被现代生活忽略的真实与美好。

图2

展览现场 从教学到手作器物实践

此外,展览还体现了吴昊宇在教学板块中的实践心得,将当代设计理念、东方造物美学与当代手工艺巧妙地融入专业核心课程,塑造出独特的当代美学语境。他尝试并实践的教学理念,如“动念造器”“以用引形”,强调设计的实用性和日常生活的融合,其核心是为“用”而“设计”。其在2019年创立“见器如常”手作陶瓷器物品牌,更是将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家庭中不一定都拥有一个茶空间,但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茶柜。”吴昊宇介绍,本次展览展出了自己最新设计的茶柜,“这是对陶瓷手作器物设计与当代生活美学的整体思考与拓展实践,对空间美学概念的独到理解与重新定义,使教学更具实证性,完善了从教学走向品牌实践的链条。”

基于他长期不间断地对天然山泥深入研究,他的课题《茶⼟制器》获得的国家艺术基⾦项⽬。他利⽤⼴西六堡镇茶⼭天然⼭泥研造茶器,项目结题后历时6年后推出其“六堡茶器”。“六堡茶器”是对地域文化特色、文化符号、文化故事一次有意义的研究与挖掘;是中国茶文化的茶具制作、饮用方式的一次全新的探索,该研究与实践在国内尚属首例。

穿越壁垒,破立循迹。吴昊宇的艺术装置探索了陶瓷与空间的关系,将陶瓷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展现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表达方式,这是对陶瓷艺术边界的大胆拓展。

图3

展览现场

图4

展览现场

在大自然中寻找天然原生山泥为制器原料,在作品中保持传统东方的“叙事” 方式,保留手作痕迹,使得每一件作品成为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作品。吴昊宇的陶艺手作理念不仅让人们更多地思考器物本身在空间中的精神与力量,更是“以器为念”为人们呈现出器与物之于生活美学与艺术美学的温暖。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覃川,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此次展览策展人马赛,学术主持白明为展览启幕。

据了解,此次展览时间为2024年4月9日至4月22日。

责任编辑:郑涛(QV0003)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