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中国作家协会“欢迎港澳作家回家”活动启幕

2024-03-31 06:11 北京青年报

来源标题:中国作家协会“欢迎港澳作家回家”活动启幕

3月29日,中国作家协会“万水千山总是情——欢迎港澳作家回家”活动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启幕。来自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43位作家、诗人、剧作家及文化界人士共赴一场春天里的文学故事之约。

为期3天的活动中,他们将通过名家座谈、对话、参观、故事分享等多种方式,与内地作家、学者、文学刊物主编、影视界人士共话“回家”。

港澳作家向现代文学馆捐赠手稿

当天的欢迎仪式上,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张宏森和中国作协副主席吴义勤等向港澳作家们颁发入会纪念牌和参会纪念牌。活动现场,港澳作家向中国现代文学馆捐赠手稿资料。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作协联合港澳作家组织、文学和文化机构,通过作家互访、发展会员、参加作代会、出版港澳作家作品、港澳作家作品入藏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作品朗诵会、推出纪念专辑、开设文学营等多种形式,密切香港、澳门与内地文学交往,增进亲近感和认知度,增强文化认同。目前,中国作协有香港会员41位,澳门会员18位。

这次回家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张宏森在欢迎仪式上指出,从汤显祖的诗作到鲁迅的演讲,从戴望舒的副刊到刘以鬯的专栏,从郭沫若、茅盾、萧红等南下作家为追求民族解放独立留下的滚烫文字,到金庸、梁羽生、梁凤仪等本土作家为普通百姓塑造的一个个平民英雄,港澳文学始终都从中华文化之中吸收着丰富的营养,也用精彩的作品影响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读者。

香港作家代表团团长潘耀明则表示,作家好像蜜蜂,到生活的花园里采集蜜汁来滋养笔下的文字;中国作家协会如同蜂巢,作家得以在此相聚,共话桑麻。香港文学不是孤立的,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80年代,香港作为内地作家的“文化驿站”,内地作家途经香港之际,与香港作家进行文学交流活动,对繁荣香港文学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感谢娘家的精心安排,我们终于名正言顺回家了,理所当然回到温暖的家。对我们来说,这次回家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内心百感交集。”澳门作家代表团团长吴志良感慨。

鲁迅文学奖得主创作家国系列长篇

鲁迅文学奖得主青年作家葛亮参加了这次的港澳作家回家活动。他在香港生活20多年,于2010年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现为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委员。葛亮透露,自己一直在创作的长篇小说系列以家国作为主线,这种情感对所有创作者来说都非常深厚。而家族、家乡,则是自己第二、第三部小说的灵感来源。“家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概念。不论是写作创作的角度,还是作为一个个体的成长角度,家都是我们一生中的心之所爱。再次感谢中国作协和港澳作家,让我们有这一机缘可以回家。”

资助政策

将出台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作家扶持计划

活动后,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2024年广东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扶持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作家发展。

蒋述卓介绍,广东省作家协会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联盟的牵头单位,围绕如何推动大湾区文化建设,已组织召开了两次文学联盟大会,并出台了一些具体措施。

“首先我们推出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作家写作扶持计划,资助作家创作反映大湾区建设和大湾区历史文化传承的文艺作品。包括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还有电影、电视剧、戏剧作品等体裁。”蒋述卓透露称,每部作品可获得15万至20万元的创作资金,“这其中,将资助香港作家七部,资助澳门作家三部。”

其次将开展粤港澳大湾区青年作家采风活动,组织他们到大湾区各地城市进行采访,既包括创作中国作协推出的新山乡巨变题材,也包括对大湾区生态环境及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等方面建设情况的书写。

蒋述卓还告诉北青报记者,广东文学馆将于今年5月1日开馆,届时将邀请港澳青年作家参加开幕式。“广东文学馆建筑面积有28000多平方米。目前展陈内容已经确定正在抓紧布展,还有一个月时间就可以完工,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一个重要的文化地标。”

广东文学馆将拿出一个展厅展陈与广东有关系的港澳作家——他们当中,有的是广东籍但在港澳居住并在那里从事文学创作,“比如曾敏之、黄谷柳这样的老作家,届时将有他们的作品手稿展出。”蒋述卓说。

本组文/本报记者 张恩杰

责任编辑:冯翀(QZ0019)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