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明报告文学作品《炼狱》研讨会日前在京举行,专家学者齐聚中国作家协会,共话坚持信仰、绝对忠诚的“炼狱精神”。
《炼狱》是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何建明创作的贵阳红色文化题材纪实文学作品。该作品首次披露了息烽集中营的来龙去脉,并挖掘到了关于息烽集中营成立的独家历史资料。
何建明讲述了作品创作过程。“息烽集中营的故事,是红岩精神的前奏。”在何建明看来,关押在息烽集中营中的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在与敌人的较量和斗争中呈现的信仰精神与战斗意志,足可以形成一个独立和完整的中国共产党人与革命者的精神体系,这一体系既与“红岩精神”具有一体性,同时又具有“息烽精神”的独特性。
与会专家对《炼狱》一书从不同角度作出了高度评价。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在讲述阅读感受时说,炼狱也是“炼玉”,息烽集中营的艰苦环境造就了共产党人超级坚强的革命信念、超级顽强的斗争精神、超级高超的斗争艺术。《中国作家》主编程绍武认为,《炼狱》填补了人们对这段历史了解的空白,使得息烽集中营这个共产党人的磨难地、殉难地、牺牲地、就义地,回到大众视野。《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陈涛表示,《炼狱》最突出的特点是运用了很多小说的写法、笔法,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让人物身上的品质自然流淌出来,把人物写得生动鲜活,给主题创作作家提供了一种可以参考的写作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