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日出》再登曹禺剧场 青春力量舞台成长

2024-03-08 21:51 千龙网

千龙网讯 3月8日晚,北京人艺新版《日出》再登曹禺剧场。经过三年的舞台打磨,再次归来的《日出》向观众传递出青年演员不断成熟的舞台魅力。全剧时长接近三个半小时,为了让观众有更好的观演体验,本剧在演出日晚上七点准时开演。

微信图片_20240308193043
《日出》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李春光摄)

不同于传统的《日出》叙事结构,新版《日出》的开头由方达生首先上场,以“寻找”作为线索,以他的视角来演绎这个故事。同时从原剧本出发,强化部分人物表达,是这一版《日出》的创新之处。剧中无论是对黄省三陷入疯狂的展现,还是对压死陈白露的“最后一根稻草”的解释,都代表了主创对于这部作品的独特理解。“《日出》的情节和人物都具有当代性,演好了能让观众获得高质量的共情。”导演冯远征表示,将剧中人物赋予当下人的情感,突出作品与当下观众的交流,是这一版《日出》的创作目标。而游动的金鱼、流淌的水滴,会呼吸的光影墙等舞台意象,让观众在传统的故事中找到了穿越时空的现代气息。

微信图片_20240308193058
《日出》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李春光摄)

经过前面三轮的演出,新版《日出》赢得观众好评。老剧本和新形式的完美结合、舞美带来的现代视觉体验以及演员台词和肢体功底等方面都让观众从不同角度看到了这部作品的出色之处。“清晰有力的台词加上巧思的肢体动作准确地传递了充分的情感甚至是情节发展。”“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让他们说出一些话,留一些意犹未尽的‘意’和话外之音的‘音’,陈白露那些想说却不说的话,那些挣扎和沉默,都在日出而尽。”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表示,新版《日出》并不刻意表现20世纪30年代的现实,对舞台面貌做了中性化处理,把剧情从具体的时空中抽离出来,让今天的观众感同身受,必须直面剧中人的处境,甚至在剧中人命运的景象中,找到与自己的心灵、处境、命运的对应性。

微信图片_20240308193107
《日出》剧照(北京人艺供图 李春光摄)

伴随着该剧多轮上演,剧中的青年演员也在话剧舞台上有了更多的角色历练,这让他们对角色的把握更加深沉和丰富。导演冯远征表示,这一轮的演出,所有演员都有明显提升。“从一开始的按照导演要求去充满热情的创作,到后来越来越能去自己思考和审视角色,并且找到一种表达方式。这是年轻人可喜的地方。”本轮演出将持续至3月24日。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