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SNH48等养成类偶像团体的经济账

2017-05-11 08:39 北京商报

来源标题:丝芭文化养成偶像的经济账

5月9日消息,上海丝芭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丝芭文化”)完成了数亿元C轮融资,而这家公司所运营的SNH48,正是国内诸多养成类偶像团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脱胎于日本AKB48的SNH48,以“可面对面偶像”为运营理念培育粉丝群体,并通过剧场公演、周边、网剧等各种渠道变现。然而,打造养成类偶像团体也需要巨大的运营投入,若资金不到位这些团体只能面临解散的下场。

批量造星引资本入驻

成立于2010年的上海丝芭文化,于2012年推出大型偶像团体SNH48后,便收获了不少资本的关注。2014年11月,上海丝芭文化获得创新工场数千万元A轮融资;2015年8月获君联资本、创新工场亿元B轮投资;2016年4月吸引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入股;5月9日有消息指出,上海丝芭文化已完成了数亿元C轮融资。

以偶像团体养成为核心的上海丝芭文化,在运营SNH48的基础上,相继推出了BEJ48、GNZ48以及SHY48姐妹团,目前,上海丝芭文化旗下的偶像团成员已超过300人。而完成C轮融资后,上海丝芭文化还将在演艺经纪、影视剧和电影制作、综艺节目制作、动漫游戏开发等泛娱乐内容产业拓展业务。

上海丝芭文化对于偶像团体的运营模式脱胎于日本的AKB48,该组合于2005年成立,随即风靡日本,并斩获多项唱片销量大奖,影响力从日本扩展至亚洲,并形成了可以复制的“48系”养成类偶像团体模式。区别于日本AKB48分散的运营模式,团队成员可与其他经纪公司签约,而唱片发行、剧场运营都有专门的公司运作,上海丝芭文化的运营模式则是整合的,无论是演出、唱片,还是周边商品贩卖、艺人经纪,各项内容都由上海丝芭文化统一管理运营。以SNH48总选为例,除了票务代理,其他都是官方直销,不经过任何第三方,甚至日常交易也都来自于线上商城,形成完全的自主闭环。

在演出经纪人许先生看来,SNH48的成功催生了国内的女团热,例如心动网络推出ATF女团、欢聚时代旗下的1931女团、酷狗打造的S.I.N.G女团,以及由星路天下孵化、以古风音乐见长的“萌萌哒女团”。虽然市场中涌现出了各类女团,并融入了多样概念,但大多数团体在商业模式和市场运营上都没有真正跳出SNH48的框架,“粉丝基础是这些偶像团体生存的关键,但想运营好粉丝群体,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这就是为什么偶像团体数量众多,但像SNH48这样取得一定成就的仅是少数”。

多渠道深挖粉丝经济

与传统造星机制不同,SNH48的成员并非是被培养成熟后再推向市场,而是将潜在粉丝提前引入偶像成长过程,让偶像与粉丝共同成长,是谓“养成”。而区别于有距离感的明星,上海丝芭文化所推行的是“可面对面偶像”,因而SNH48是以小剧场作为养成偶像的核心与起源,通过高频次、近距离的演出,培养粉丝的忠诚度。

“SNH48的初始粉丝便是通过线下公演、路演聚集而成的,虽然线上的宣传是全国性的,但由于演出场地限制,导致SNH48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地域性。”行业评论人王毅指出,SNH48在上海有专属表演基地星梦剧院,相应的BEJ48、GNZ48、 SHY48也在北京、广州、沈阳有专属的演出剧院,这些剧院通常可以容纳300人左右,装备全套现代化演出设备,还设有粉丝咖啡店、偶像纪念品商店等,主要是为这些养成类偶像团体举办演出、握手会、生日会等与粉丝近距离互动的线下活动提供场地,“SNH48最成功之处便在于通过线上线下的相互导流,大大激发了粉丝的消费力”。

北京商报记者在SNH48的官网发现,SNH48的粉丝会按积分的多少被分成五个等级,从3000积分的小丝瓜到12万积分成为最高等级的“钻石丝瓜”,每一积分即代表粉丝在网上商城消费了一元钱,而这些消费与SNH48的三大“吸金”活动息息相关,即公演、握手会和总决选。例如,公演是剧场第一排中间的三个超级VIP座是采用竞拍的形式出售的;而参加握手会以及获取总决选的投票权则需要通过购买专辑获得,其中,总决选是以粉丝投票的方式确定SNH48成员人气排名,并以此来决定下一单曲录制阵容的年度大型活动,总决选的结果将直接关系到成员在下一年度所获得推广资源的力度,为了让偶像获得更多的投票,SNH48的实体专辑销量也十分可观。

在业内人士看来,虽然养成类偶像团体培育粉丝的周期较长,但是忠诚度很高,并且只要有足够的消费投入,便可以获得更多与偶像接触的机会。与此同时,偶像在团队内的地位与粉丝的支持息息相关,也会让粉丝对偶像有更强的责任感。

盈利模式仍有待检验

不难看出,深挖粉丝经济的SNH48,主要是以品牌代言、正版发行和片约片酬为收入来源,并通过剧场公演、周边、网剧等各种渠道变现,市场中的养成类偶像团体大多也在套用这个模式。但是有行业内部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运营一个养成类偶像团体的前期投入巨大,除了招募、培训费用外,线上推广和线下演出的支出更是没有上限,最低也是从千万元起跳,投入高达亿元的也有,然而从整体运营情况来看,养成类偶像团体的盈利模式还不够成熟。

“SNH48虽然已经是相当成功的个例,但这种养成类偶像团体能够从线下导流的受众是有限的,因而也存在相对应的盈利天花板。”王毅指出,当团体的盈利增速放缓后,便到了挖掘个体商业价值的时候,从上海丝芭文化对SNH48的运营状况来看,不少在总决选中排名靠前的成员逐渐开始在各类影视剧、综艺节目中崭露头角,这就是为了在线上继续拓展粉丝群体,“与一些组合中的成员单独发展不同,SNH48的每一个成员在单独参加节目时,依然带有明显的SNH48特征,可见上海丝芭文化在注重个体发展的同时,也在借助个体为团队增加更多关注度”。

但使一个养成类偶像团体形成较为稳定的粉丝群体,至少需要两年左右的时间,一些养成类偶像团体为了度过这段 “烧钱期”只能依赖融资,然而在资金耗尽前若还未盈利,便只能面临解散的下场。此前主打养成系的女团IP·Family解散,就是因为公司在2015年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后,便再没有融资维持IP·Family的运营所致。在许先生看来,养成类偶像团体的盈利模式还需要面临更多的考验,目前除了SNH48,很多活跃在市场的养成类偶像团体还未达到这样的高度,说明在国内的经济、文化背景下,这些团体的运营模式还有值得改进的空间。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王嘉敏/文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