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千问千寻大运河】通运桥:车辙可见当年忙
2021-12-23 14:03 千龙网

京杭大运河的一个重要漕运码头位于现在的通州区张家湾镇。当年辽国的粮船就是由北运河与萧太后运粮河交叉点的码头进入运粮河,然后转运至辽南京城。附近一座名为通运桥的石桥因临近漕运码头而成为当时达官显贵、商贾行旅进出北京的必经之路,也是张家湾客运码头遗址。

沿着通州区内的张采路一直走,过了太玉园小区路东便有一条小小的碎石路。碎石路的两侧是一望无际的绿草地,碎石路的尽头就是通运桥和张家湾镇城墙遗址。

44
通运桥斑驳陆离 见证粮船汇聚 王士强摄

绿草间,城墙和通运桥的出入口建起了金色的围栏,围栏上镶嵌着城墙及通运桥的简介。不远处的凉亭里,几位附近的居民正在此摇着蒲扇纳凉、闲谈,借着水面儿,难得有一片凉风。联想起古时这里的繁忙的运输场景,不禁让人有种游历岁月之感。

42
通运桥 乔健摄

通运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位于大运河北路要津张家湾城南门外码头,因横跨辽萧太后运粮河上,俗称“萧太后桥”。古朴、沧桑、洁净的桥面用一块块大石拼砌而成,上面清晰可见的车辙书写出古时这里运输的繁忙;数十尊历经岁月洗礼的石狮子屹立在石栏杆上。其两侧护以石栏,一色青砂岩。每侧各有望柱18根,每根顶部圆雕须弥座,座顶雕狮,雄雌相间,神态各异;柱间嵌置栏板,每块栏板两面都浮雕宝瓶。

43
通运桥 乔健摄

据当代古建专家王世仁老先生讲,这种栏板内外两面均浮雕纹饰的古桥唯有通运桥独见,而且荷叶形瓶口形状不一,寥寥几道叶脉纹也没有雷同之笔,简练而有神韵。栏端设麒麟饯栏兽石雕,双角密鳞,昂头蹲坐,阳具粗壮,颇显雄风。桥面所铺为艾叶青条石,错缝顺砌,车痕累累,布满桥面,十分古拙壮观,这是悠悠岁月的记录,是大运河北端码头商业繁旺的写照。

此外,在桥东西两侧均建有为乘客登岸所设的石质平台。据记载,早年间,南来的客船都停泊在张家湾城西南角外萧太后河的宽阔处,然后在此等待登岸。《红楼梦》中林黛玉进入贾府的原型,据说正是在此下船。张家湾萧太后河附近的曹家坟就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茔,曹雪芹本人去世后即葬于此。

资料来源:北京晨报 通州水务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