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12月17讯(记者 蔡健雅)近年来,中国原创剧目乏力,小剧场更是后劲不足!中国演出市场的热闹背后,却总是摆脱不了的“编剧荒”、“剧本荒”等发展窘境。这时,一个“震动”北京戏剧界的孵化平台出现了!
2020年12月17日,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发起、宽友文化运营的“培源·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及剧目孵化平台”迎来了“一周岁生日”,同时也代表着培源第二期孵化正式进入剧目征集阶段。
培源供图。千龙网发
运营机制创新 孵化成绩斐然
以往剧场大部分的戏剧演出项目都是海外引进和知名编剧所创,今年受疫情影响,海外剧目暂缓,在经历了180多天的停摆期的同时也给了中国演出行业更多思考和创作的时间。
培源项目的启动,打破了现在编剧缺少生态环境的僵局。北京文化艺术基金主任张鹏认为:“培源能给青年编剧们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和机会,我们希望有梦想并且有能力的他们,都能够在这个舞台上崭露头角,为中国戏剧文化添砖加瓦。”
培源第一期优秀剧本推介展。千龙网记者 蔡健雅摄
在一年运营中,培源在剧本评审和孵化方式上进行了突破行业常规的创新。
在评审期,引入了研究型学者、出品制作人、导演、编剧、媒体人等不同背景的专业人士搭配进行评审的方式,以平衡剧本的艺术性、市场性、独特性、可操作性,真正挑选出未来能够在市场上长演不衰的作品。
在孵化阶段,基于出品机构对某一部剧本有出品意向的前提下,根据每部剧本不同的情况,借由培源和出品机构共同的力量,通过文本修改提高、全剧剧本朗读、戏曲片段展示、常态化研讨会等孵化方式,展开有方向、针对性、出效果的孵化工作。
受疫情影响,培源在直播方面也进行了尝试和拓展,为各类孵化活动做现场同步直播共32场,B站、百度、新浪新闻、快手、一直播等5大平台累计在线观看量突破100万人次,将业内习惯性封闭的过程毫无保留地公开,让广大创作者直接接收各方意见,进一步理解培源的理念和运营模式。
自2019年12月启动以来,培源第一期征集共收到来自全国95个城市342位编剧的367部剧本,其中,原创剧本占比高达92.64%。据了解,经过初评、复评等一系列环节,共有24部剧本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孵化,其中16部剧本已经完成签约或进入签约阶段。
培源供图。千龙网发
高效整合资源 孕育生态系统
“不仅青年编剧需要表现、成长的平台,年轻的导演、演员、制作人同样需要机会。”培源运营方负责人高建城认为,培源不仅仅只是一个平台,它被赋予更多时代的意义、行业的探索以及舞台人的困境求生。培源将以编剧孵化为核心,进而延展到导演、制作人等产业核心资源的全面聚合,搭建良性健康的戏剧生态系统。
另外,培源与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天桥艺术中心、爱奇艺三家不同类型的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未来将在孵化场地、出品制作、剧目征集等方面展开合作,为平台、为创作者提供更好的软硬件环境和机会。
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原创戏剧生态又该如何孕育和发展?业内专家认为,中国演出行业即将进入原创戏剧蓬勃发展的阶段,培源抓住根本、培育原创力量是面向未来的正确发展思路,只有越来越多的原创作品受到欢迎、取得市场的成功,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投入到原创舞台作品的创作中来,如此实现良性循环以后,将真正推动整个行业进行全方位升级。
行业对话和思考。千龙网记者 蔡健雅摄
申报系统优化 二期运营升级
而相比第一期,培源第二期又会有什么变化?
首先,除了常规的不限题材征集外,第二期还增加了重点题材文艺精品创作的征集,针对“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北京2022年冬奥会”、“一城三带”三个主题征集优质舞台剧剧本。同时,爱奇艺在培源官网上展开了“破晓计划”征集,吸收悬疑、奇幻等风格化、年轻化的作品。
其次,编剧申报、评委评审将完全通过培源官网进行,编剧们自行注册、上传剧本的同时,培源平台还引入由国家授时中心授时的“可信时间戳”功能,为剧本提供有法律依据的时间证明。
此外,培源官网还实现了有剧本需求的出品机构自主发布征集的功能,目前已正式开放。
据悉,培源第二期剧本征集时间为2020年12月17日至2月28日12时,在此期间,编剧百度搜索“培源剧本孵化”,登陆培源官方网站(www.peiyuanproject.com)注册、登记、申报,相关信息将通过北京文化艺术基金微信公众平台、宽度网微信公众平台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