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网北京7月31日讯(记者 蔡健雅)自2019年12月“培源·青年戏剧人才培养及剧目孵化平台”启动以来,经历了征集、初评、复评等阶段,目前已正式进入孵化期!此次活动将通过5场剧本朗读及专家研讨会的形式,讨论剧本未来在舞台二度创作的可操作性及剧目的发展可能性。
7月30日,培源孵化活动第一期·剧本朗读活动在大麦超剧场推出,出自厦门95后青年编剧马海波之手的《离婚登记》,以简洁的舞台缓缓拉开序幕。
培源供图
剧本朗读是什么?简单来说,剧本朗读就是在没有服装化妆以及其他舞台表演元素辅助的情况下,分角色按剧本的文字版把全剧演一遍。通过一次次对剧本的朗读,来听取观众和专家的意见,帮助剧本编剧、剧目导演以及演员发现问题,从而更好地进行后续打磨和完善。
培源供图
干净的舞台,几把椅子,演员都坐在大剧场的舞台上,依靠简单的调度和舞台追光来为表演分区,这次的剧本朗读在形式上做到了简洁有力。在演员与演员之间直接的交流与碰撞中,在台下观众的注视下,让这场剧本朗读颇具新鲜感。
剧中,两个女人间的往昔种种、她们与同一个男人的婚姻纠葛、诸般微妙的情感,在这场略显尴尬的会面中逐一清晰。最妙的是,这里没有特别具体的情节展开,却能够让读剧本者脑海里形成连续的场景,并随着对话的进行,深入对爱情、婚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心灵壁垒的思索。
据记者了解,编剧马海波原是法律专业出身,曾接触过不少关于婚姻的相关案例,也为剧本《离婚登记》积累了不少素材。
除了现场舞台朗读,更令人惊喜的是,这场现场演出也在网络平台进行实时直播,没能到现场观看的观众依旧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进行同步观看,以一种更加新颖、开放的状态去了解观众的需求。
网络直播间截图
“太棒啦,想看成品”、“对话推进得很好”、“挺好的,如果后半段能再深挖一下就更好了”……线上直播吸引了四千余人在线观看,直播间内的观众积极提出了不少建议。
剧本朗读结束后,相关人员在专家研讨会上进行了交流。专家们在对作品进行赞赏的同时也提出了建议,表示因为疫情带动的直播新形式很值得鼓励和延续,但在有限的篇幅内,还可以进一步寻找通过行动来体现人物性格的方式,将封闭状态、封闭空间的故事充分打开,让导演和演员的经验进来,加强剧本的丰富性。
培源供图
这些原创剧本能否最终登上舞台,尚不可知,但从纸质版变成了朗读版,已经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没看上的朋友也不用着急,该项目还将陆续有《景阳钟声》、《国王的爱情》、《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三场朗读会与观众见面,届时大家可以选择线上直播或线下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