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今天不是世界读书日,你还会想起读书吗?
2020年4月21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位于前门北京坊的Page one24小时书店营业时间已改为上午11:00至晚上20:00。王丹枫摄
比起纸质书,47.0%受访者看电子书更多
28岁的王紫琳很喜欢读书,“我一般会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决定读什么书。如果最近相对空闲,就会读一些长篇小说或者纪实文学、名人传记。如果工作比较忙,就会读点轻松的小说”。
王紫琳每个月至少读一本书,“因为疫情的缘故,2月和3月我有了更多时间来看书,目前已经看完了5本书”。
调查显示,93.1%的受访者最近读了书。41.3%的受访者近一年内读完了3本以上的书,21.8%的受访者读了3本书,25.5%的受访者读了两本,8.1%的受访者读了1本。
在北京某银行工作的何华(化名)坦言,工作后他读书的时间明显比上学时少了。“工作一天回到家,感觉很疲惫,只想刷刷手机、看点轻松的东西,无法静下心来好好看书。现在我买的好多书都没读,只买书不读书,大概说的就是我吧”。
“我买了阅读器,手机上有专门的读书App,书柜里也堆了不少纸质书。”王紫琳平时会根据书的类型选择读书方式,“比如读小说,主要是为了消遣,我就会选电子书。但一些思辨性比较强的书,我会选购纸质的,更有读书的感觉,还能做些笔记”。
调查显示,47.0%的受访者平时看电子书多,29.5%的受访者看纸质书多,20.3%的受访者觉得两者差不多,3.2%的受访者都不怎么看。
三成以上国民有听书习惯
从一件新鲜事物,到随时随地尽情阅读,这更意味着曾经的作为小众选择的听书,已成长为潜力无穷的广阔市场。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说,我国成年国民和未成年人有声阅读继续呈较快增长之势,移动有声APP平台已成为听书的主流选择。
2019年,我国有三成以上的国民有听书习惯。其中,成年人的听书率为30.3%,较2018年的平均水平26%提高了4.3个百分点。0岁至17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为34.7%,较2018年的平均水平26.2%提高了8.5个百分点。可见,未成年人的听书率更高。
在听书人群中,选择“移动有声APP平台”听书的比例较高,为16.2%,另外还分别有9.3%和6%的人选择通过“微信语音推送”和“广播”听书。
值得一提的是,未成年人听书率高于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也同样如此。调查显示,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10.36本,比2018年的8.91本增加了1.45本。而对未成年人图书阅读量的分析还发现,我国14岁至17岁青少年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12.79本。
未成年人的良好阅读状况与家庭不无关系。调查结果表明,七成家庭有陪孩子读书的习惯,0岁至8岁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70%,较2018年的68.7%增加了1.3个百分点。家长平均每天花24.98分钟陪孩子读书,较2018年的22.61分钟增加了2.37分钟。
从有声书到互动书,从各式文化空间到特色阅读活动,大街小巷、校园课堂、田野村落……不论形式,阅读一直都在。
来源:中国青年报 北京日报 千龙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