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是腊月第一天,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紫禁城开始“贴”春联了。
12月26日上午,记者在故宫看到,工作人员正站在梯子上给承光门挂春联。凑近看,才发现春联并非纸质,而是“纸包木”的结构,靠底部的位置还有去年的挂痕。
工作人员介绍,这段时间,紫禁城里230处大门与宫殿都将陆续“贴”春联、“迎”门神。在宫里,春联不是贴,而是挂的。这是因为紫禁城里各宫殿的大门上都有数量不等、大小不一的门钉,所以春联和门神无法像百姓家一样直接贴在门板、门框上,需要制作好边框后,悬挂在门上或宫殿的柱子上。
宫里的春联还有一点和普通人家的不一样:民间春联都是红底的,但宫里的春联却有白底的。这是因为大内都是红墙、红柱子,在整体红色的背景下,若再用纯红绢或纸写春联,就缺少了色彩对比,既不协调,也不美观,甚至可能看不清楚。另外,也有专家说这与古代风尚有关,古人的名刺(即名片)就以白纸制作的为贵,到了明代,因社会风气变迁,人们才弃白纸改用红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