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小说有大世界 可以无限发掘

2019-06-19 07:30 北京日报

来源标题:作家任晓雯新书《浮生二十一章》,一如既往聚焦小人物命运

外表柔弱的女性总是蕴含着坚韧、蓬勃的内在力量,作家任晓雯用她持续不断的写作再次证明了这一点。近日,其短篇小说系列精选《浮生二十一章》面世,一如既往聚焦小人物命运,令其写作似乎具有了标志性意义。

新书

写小人物,召唤他们背后的历史

《浮生二十一章》聚焦小人物命运,故事凄苦悲情,结尾出人意料,兼备生活细节的笃实与文学想象的自由。任晓雯说,小说的材料源于她对上海芸芸众生的采访记。

任晓雯说:“书中21个人物的生活背景选择了不同的历史阶段,就像微观历史,当把他们放在一起,会看到上海几十年的变化。我希望在细微处撕开裂口,向小人物背后的浩大历史做出召唤。”而出版人张立宪认为,林林总总的这些人加起来构成了任晓雯一个人,他们其实都是任晓雯对这个世界的呈现和理解。

令人关注的是,任晓雯的小说描述的大多为生活在上海底层社会的窘困人生,渔民、小贩、拾荒者、发廊女、车间主任、长途司机、痴呆儿、绑架者、贩毒者等等。但她说,在她写小说时,没有特地要写所谓小人物,她只是以自己的理解和能力,努力让每个笔下人物活起来。

评论家们注意到,小说采用了独特的语言——吸收大量上海方言,并融合了中国古典语言中的词汇和表达方法。

心愿

像门罗一样,源源不断写一辈子

任晓雯从小是个乖乖女,妥妥的学霸一枚,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创业当过副总裁,而从事写作以来,《好人宋没用》《阳台上》《她们》《岛上》等多部作品都备受文坛关注。

任晓雯出生在上海黄浦区一条小弄堂里,那是1978年,整个中国社会的阶层是扁平的,她身边的人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任晓雯说,虽然在后来几十年人生赛跑中,有人发了财,有人移了民,有人当了官,有人成了作家,但都是小弄堂里跑出来的人物。

单纯拥有这些资源一写几十年显然不可能,“想象力和共情能力也很重要,并不是只能写经历过感受过的人和事,否则就没有作家能够描写死亡了。”任晓雯相信,经历再丰富的作家,如果缺乏想象力,写上三五部作品,也会才思枯竭,不断重复。而另一方面,很多经历贫乏的作家,却源源不断写了一辈子,比如奥康纳和门罗。任晓雯并不记得在哪个具体时刻,突发奇想立志要成为作家。她是在大学时开始喜欢写作的,其间中断过几年,但从未想过放弃。

当任晓雯还是个文艺青年的时候,读过很多传记,知道不少作家一生痛苦、贫穷、孤独、郁郁不得志。“我问过自己,这样的代价承受得起吗?答案是不知道。”但她是越来越喜欢写作了,写作总是拽着她往那条路上走,“其间的困难也是有的,但不是20年前所想象的痛苦和贫穷。对我来说,写作的真正困难,一是熬过漫长的蛰伏期,二是每写一部作品都要突破自己,往前走一点。”

任晓雯现在的状态基本是全职写作,比起大学时代她变得老练了,但也反倒觉得自己是一个学生,“小说的世界太大了,写作中有无限可能性需要我去发掘。”

她住在父母的房子里,这让她的全职写作有了保证,“至少我不用靠写作去买房子,然后我又很宅,很少出去,化妆品用得省,衣服买得少,交通费也不多,全职写作养活自己基本没问题。”但她对自己的文字要求却始终很高,每天早上五点半起来,在手机上定好计时器,写作3小时,下午做做家务,“有时候我放任自己一觉睡到7点多,看到天已经那么亮了,心里第一个感觉就是万念俱灰,这一天完蛋了。”

揭秘

要有语言风格,就要摆脱阅读风潮

任晓雯写的句子大多很短,句与句之间承接有力而从容,自成一种气势。在最早开始学习写小说时,她就意识到,拥有自己的语言风格是个很高的要求,“许多作家,包括一些成名的作家,是没有风格的。把名字掩去,根本猜不出哪个是哪个。”

在任晓雯看来,这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是,多数作家是从阅读走向写作的。而大家的阅读书单其实差不多。每年出了哪些好书,哪几位作家受关注了,所有人都会拥上去看。“对任何作家而言,‘影响的焦虑’都是存在的,我觉得摆脱‘影响的焦虑’的第一步是摆脱‘雷同影响的焦虑’。”任晓雯一直相信,风格不是从阅读中习得的,而是通过直觉和练习而来的。所以她近年来有意无意地让自己摆脱阅读的风潮,“我极少读新出的书,热点的书。我按照自己的体系和节奏来阅读。我读得少,读得精,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沉思和写作。”

上大学时,任晓雯迷各种现代主义诗歌。她写了大量诗歌习作,各种风格都模仿过,“后来我诗歌写着写着有了叙事性,不知怎么就写起小说来。”写了好些年小说之后,她才寻到自己的语言风格。2013年小说《阳台上》出版后,她的语言受到不少人表扬。她说:“现在回头看,那的确是不错的语言,但是并非独一无二。”事实上,她希望自己更特别一点,希望自己的语言是当下的,也是在传统之中的。

任晓雯觉得,语言风格的确立过程,就是不停写,不停改,不停体会,找到让自己最舒服的方式,“其中滋味很难明确表述出来,因为对于语言的感受,是一种非常私密的直觉。轻了,重了,腻了,淡了,紧了,松了……只有独自默默调试摸索。”

责任编辑:纪敬(QC0003)作者:路艳霞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