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京城古典名园以宝藏说变迁

2019-05-27 08:42 中国文化报

5月18日,由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首都博物馆联袂推出的“园说——北京古典名园文物展”在首都博物馆开幕,190件(套)来自北京颐和园、天坛、北海等11家公园的园藏文物,以及50余件(套)见证公园历史变迁的资料档案等集中亮相。

此次大展珍品颇多,含青铜器、玉器、漆木器等品类,其中一级文物13件、二级文物19件。展览以时间为线索,涵盖“平底山海 溯自辽金”“坛庙相望 天人合一”“三山五园 移天缩地”“百年公园 旧貌新颜”4个单元,多角度展现北京古典园林的发展,折射北京城的历史变迁。

生动表达“敬天法祖、天人合一”

北京具有悠久的建都史和建城史。在京城,以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等为代表的北京坛庙建筑宏伟壮观,是古代北京帝都格局礼制化的重要载体,反映了古代统治者对风调雨顺、社稷永固的强烈愿望。

“坛庙相望 天人合一”展区铺“五色土”地毯、顶设圆形穹顶,寓意“天圆地方”,生动表达了古代中国“敬天法祖、天人合一”的理念。展区内一幅长达24米的画卷,再现了清乾隆皇帝祭天路上的壮观场面。据介绍,画面中人物多达两三千,礼仪团队、礼乐团队等各司其职,还有几百匹马,并有大象开道,场面隆重,声势浩大。讲解员说,乐队在去祭天的路上不能奏乐,祭天回来时方能鼓乐齐鸣,以示祭典顺利,并求得上天保佑。

该展区还展示了乾隆皇帝在斋戒时专用的御玺,以及一个斋戒铜人。据了解,这些物品的作用是为了提醒皇帝在斋戒期间务必自律,不可饮酒作乐等。展区还展示了蓝色、黄色、藕荷色、月白色的瓷器,这些祭祀时所用的重要器具,用于盛放酒、腌肉以及谷物等,依其色泽区分用来祭天地和日月,另外一种纯白色的器物用来祭祀时间之神。

朴素石槽和精美缂丝

清乾隆时期对京西水利工程进行了系统营建,通过引水石渠将西山泉水引入玉泉山,再入昆明湖,并连通长河。“三山五园 移天缩地”展区一隅,展示了一个长1米多的石质水槽。

“至清乾隆时期,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京城附近人口不断增加,水源已明显不足,乾隆帝便开启了此项利国利民的水利工程。工程浩繁,在地势较低的地方,还要高砌水墙,将西山泉水逐步引入昆明湖和大运河,这条水系对丰富水源、发展京西农业等具有重要作用。”本次展览策展人、颐和园副园长秦雷说。

与石槽相邻的是由颐和园选送的《无量寿尊佛像》缂丝图,是本次大展中尺幅最大的展品,长7.5米、宽4.5米。它是乾隆皇帝为其母亲祝寿所制,系目前已知世界上最大的古代缂丝制品。“类似的缂丝佛像还有一幅因战乱流失海外,现藏于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因西方人对此类文物缺乏了解,而只将其作为装饰物裱贴于天花板上。”讲解员介绍。

在这幅佛像旁边的墙上挂着由美籍荷兰裔画家华士胡博绘就的慈禧画像。“这位画家特别擅长给各国名流绘制人物肖像。”秦雷说,“慈禧当年对作品提出了诸多要求,如不许在面部画上阴影等。当时慈禧已进入老年,这幅作品却让她看上去格外年轻,这应该是按慈禧的要求被“美颜”过的作品。画家回到美国后,又画了一幅更写实的慈禧画像,尺幅相近,现藏于美国一家博物馆内。”

海外回流的铜鎏金编钟

八国联军入侵以及抗日战争爆发后,颐和园珍贵园藏文物几经颠沛。比如,自1931年始,颐和园的文物曾分3批南迁,在外颠沛流离十几年。后来,随着我国国力增强,一些流失海外的园藏文物陆续重回祖国怀抱。

此次大展的明代铜鎏金编钟展品就属于海外回流文物。据悉,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英军一位少校从天坛掠走这枚明代编钟并带至印度,将其陈放在印度一个骑兵团军官俱乐部内。最终在1994年,印度军事代表团访华时,将这枚编钟归还中国。该编钟现为天坛唯一一个明代编钟。

展品中还有一扇源自颐和园宝云阁的铜窗。宝云阁是一座精致的铜殿建筑,这座用全铜打造的独特宫殿几经变故完整保存到今天,但阁内的铜窗却不知所踪。后来,一位法国人提供了铜窗线索,但回购价格十分高昂。上世纪90年代,与中国有友好关系的美国某基金会负责人出资51.5万美元购回了数扇铜窗,并无偿赠还中国……

此次大展让公众领略到了北京市市属公园园藏文物的丰富,展现了北京市公园管理中心在把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基础上,让其走出“深闺”,服务社会和大众。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