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数字化让文化遗产“活在当下”

2019-05-14 08:45 中国艺术报

这几天,被称为“中国石窟鼻祖”的甘肃武威天梯山石窟迎来了一件大事——于2015年启动的天梯山石窟彩塑壁画数字化保护项目近日完工,“这意味着昔日‘深藏闺中’的天梯山石窟实现了数字化保护” 。天梯山石窟开凿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目前,现存18个洞窟的数字化采集工作已完成。

当下,谈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数字化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文物的数字化,是指通过采集文物各个维度的信息,将其转化为数据存入系统,建立数字化模型后转变成代码,利用计算机对其加以运算处理的过程。相比于过往依赖修复、加固及配套设施建设等物理手段,依靠数字化测绘、建模等科技手段来对文物进行保护,不仅是传统保护手段的一种有益补充,更为文化遗产的保存和开发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毫无疑问,物理手段的预防性保护和修复性保护针对的是文物本体,自然是最根本的保护手段,但数字化对文物的保护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文物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文物工作者不仅可以制定更有效的保护策略,还可以预测文物未来的发展变化,从而提供更细致的修复方案。而对前段时间遭遇火灾的巴黎圣母院来说,之前对巴黎圣母院的数字化处理,为其以后进行更精确的修复提供了基础。数字化实现了文化遗产“永存”的可能性,当然,这种“永存”只可能存在于文化价值层面,文物的实体总是会受到或大或小的不可逆的“侵蚀” ,但正是文化价值的长久流传,文化遗产才能真正作为造福后代的“遗产”而存在。

然而,让文化遗产真正发挥其作为“遗产”的价值,只靠为其“存档”是远远不够的,要盘活文化遗产的价值,使其产生正向的传播效果和精神价值,还需要让文化遗产更加活化,这就要求在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存档”的同时,还要以数字化思维来利用与开发文化遗产。

从更大层面上看,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不只是保存和分析,真正的数字化,应该让文物活在数字时代,成为网络虚拟社会中“可观可感”的文化景观,让文化遗产“动起来” ,文化遗产才是“活着”的。近些年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很多先行者已经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从过往简单地以照片、录像等形式记录,到如今通过建设数据库、搭建多媒体传播平台、利用数字交互技术等来保存、展示和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真的“活”在了数字时代。而对于那些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的文物来说,数字化更为其展示和传播提供了多元化的渠道,也更有利于扩大它们的文化价值,文物工作者应该根据文物各自不同的特点和其文化背景,制定相应的数字化策略,使文物“活泛”起来。

笔者了解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 ,其中提到,要加强科技支撑,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建设文物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文物展示利用方式融合创新,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这无疑更为明确地加大了对文化遗产数字化的保障与支持。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对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开发,文化遗产会“活在当下” ,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更大的价值。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