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现代锔匠唐立果:成就残缺之美

2019-05-14 08:36 人民日报海外版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这句耳熟能详的俗语,来自中国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早在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里,就描绘了街边锔匠做活的场景。如今,“锔盆锔碗锔大缸”的吆喝声离我们很遥远了,大街小巷难以见到锔补瓷器的工匠身影。近日,在山东莒县城阳街道锔艺匠人唐立果的家里,记者又见识了这门传统工艺。

出生于1986年的唐立果,面容清秀,文质彬彬,一双手却因常年做活而显得粗糙。“我爷爷和爸爸都是传统锔匠,给人家修复锅碗壶盆等陶瓷用品。我从小就对锔活感兴趣,跟着他们学习手艺,长大后一门心思想干这个。但现代人已经没有锔生活用品的需求,我锔的主要是工艺品和收藏品。”唐立果一边说着,一边将家传的幌子、担子和锔工用具展示给记者。

在继承传统手艺的基础上,唐立果为锔工注入现代元素。他自制了一些钻具,采用金、银、铜、铁等多种材料来制作锔钉。“陶瓷、紫砂、玻璃、玉器都可以锔。不同材质的器具,选用的锔钉也不一样,这里面讲究可大了。”唐立果说。

在他家的博古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古玩、工艺品,除了唐立果自己的收藏外,其中有不少是其他藏家送来的残件请他修复。

唐立果拿起一个玻璃马灯罩说:“这个采用的是锔瓷行业内难度最高的技艺‘堂内锔’,锔钉由内往外打。如果器物不透明的话,从表面是看不到锔钉的。”经他锔过之后,这个马灯罩看起来和谐完整,具有独特的艺术气息。

一件泛着金属光泽的镶玉壶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唐立果介绍,这本是一件缺少壶嘴和壶把的紫砂壶,他用纯锡将壶包起来,再安上和田玉制成的壶嘴、壶钮、壶把。“锡包壶比锔的难度更大。”唐立果说。紫砂壶配上和田玉和金属外壳,古典与现代元素交融,更显典雅别致。

如今,唐立果在收藏圈小有名气,不少外地藏家也慕名而来,寻他修壶锔盏。有人偏爱锔瓷的残缺美,故意将品相完好的紫砂壶装上豆子,再倒入水撑裂,请唐立果锔出图案。

作为唐氏锔瓷镶嵌锡器打制技艺市级代表性传人,唐立果近年多次代表莒县手艺人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等活动。“现在全国会做锔活的人很少了。”唐立果说,“县里对这个项目比较重视,准备建立非遗工坊。我也希望能将这项老手艺发扬光大,创作出更多现代人喜爱的工艺品。”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赵树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