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对阅读的爱一如既往

2019-05-13 08:29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特定的阅读环境、阅读条件、阅读风气、阅读内容,所以,每个人的阅读记忆都和大环境密切相关,但也和个体所处的小环境和条件有密切联系。

上世纪60年代,我出生于晋南的一个小镇上。在我上小学三年级之前,并没有读过什么课外书。一大原因是家里特别穷,买不起书。在上三年级时,一个星期天,我去大队的知青院里玩耍,碰上了我的班主任丁梅芳老师。她是从北京来插队的知识青年,送了我一本长篇小说《海岛女民兵》,作者是已故军旅作家黎汝清,小说后来被拍成电影《海霞》。《海岛女民兵》很厚,其中有很多不认识的字,我是借助新华字典阅读完的,这是我读到的第一本课外书。我当时特别激动,觉得这个世界向我打开了一扇门、推开了一扇窗,是那么的神奇而又美丽。

在封闭的小村里,我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大多是通过报纸、收音机和书籍来实现的。我们那里属于中条山下的丘陵地带,我从小只去过邻村,连县城都没有去过,更别说见到大海了。而《海岛女民兵》写的则是海边的渔民生活,它让我的想象力飞向了远方。我始终对丁老师充满感激之情,这本书帮我打开了阅读之门,培养了我的阅读兴趣与阅读习惯,点燃了我的阅读热情,我将之当作真正意义上的好书。

我所认为的好书,是指对一个人产生重大影响或让人发生重大改变的书,就像《海岛女民兵》一样。从此以后,我深深迷恋上了阅读。我走路看书,上厕所看书,吃饭看书,晚上大人睡着以后打着手电筒读书,真的是如饥似渴,手不释卷。那个年代,我读过的书基本都是成人读物:《苦菜花》《保卫延安》《创业史》《金光大道》《艳阳天》《林海雪原》《连心锁》《万山红遍》《红日》,而且都是借来的。

我的阅读一半是甜蜜,一半是苦涩。甜蜜,自然是阅读的快乐。苦涩,是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在学校,好多老师并不鼓励学生读课外书。高考制度恢复后,农村孩子的唯一出路就是考大学。课外书,被视为闲书,无用的书,影响学习的书。我的阅读,所面临的是双重的压力。老师发现我读课外书,会把我的书丢到教室的房顶上,还要严加训斥。我在家里读课外书,结局更悲惨一些。父亲发现后,会暴跳如雷,不是破口大骂,就是拳打脚踢。如果不是对书痴迷,我早就放弃了课外阅读。那个时候,阅读的目的只有一个:快乐。这是一种纯粹享受型的阅读,和作业没有关系,和考试没有关系。那份自由的阅读和所带来的快乐,是现在的孩子所无法体验到的。这种自由,像童年的蓝天白云一样洁净。

小学四年级,班主任给我起了一个绰号:书呆子。在我们2000多人的村子里,村民们看见我时,我总是拿着一本书在阅读,爷爷还担心我会读出毛病来。六年级,班主任给我们出了一道作文题:《我的理想》。我写出了自己的理想:想当一名作家。不幸的是,我命运比较坎坷一些,小学拿了一个肄业证就回家了。当农民、做厨师,我很早就开始了独自谋生的生涯,但是,对阅读的爱一如既往。我在田野劳动时,衣兜里总带着一本书。在饭店打工时,也常常去新华书店。所幸的是,我开始挣钱,自己可以买书了。我一边读书,一边写作,是一个地地道道做着作家梦的文学青年。

那个时候,我很喜欢诗歌,梦想当一名诗人。我订阅《诗刊》《星星诗刊》《诗歌报》,舒婷、流沙河、傅天琳都是我喜欢的诗人。小镇上,我有几个爱好写作的朋友,我们经常夜晚在月光下散步,畅想未来,有时候还诵读各自的作品。当时我还有一两位爱读书的小伙伴、小兄弟,他们酷爱阅读,我们经常交换书。我发现,他们并没有因为酷爱阅读而耽误学习。一个中专毕业,参加工作,走出了农村。另一个一直读到博士,也走出了农村。阅读开拓了我的视野,让我的心灵变得很强大。

书籍,很好地保护了我,给我建立了一个强大的精神堡垒。我之所以在歧视、贫困以及自卑中,始终能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是书籍给予我力量。作为一名儿童文学作家,我认为当我们常常谈及阅读和语文、作文、考试的关系以及意义时,这其实大大缩小了阅读的价值。

书是人生的灯塔,不仅仅是考场上的明灯。近些年,我去全国各地作讲座,尤其是去一些乡镇小学时,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学校、家庭、学生对阅读的重视。这一切只说明了一点,全社会都非常重视阅读。我很感慨,现在孩子们比我小时候幸福多了。但是,有的家长深深地陷入焦虑之中,他们会有无穷无尽的问题问我:我的孩子不爱读书怎么办?我的孩子都上五年级了,还是只爱读绘本,不读文字书怎么办?我的孩子只读漫画书怎么办?有的名著我的孩子不喜欢读怎么办?名著、经典、必读书、考试书、推荐书……我的孩子该读什么?但对我来说,唯一担忧的是,孩子们能不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其次才是读什么。我想,一个人若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他会用一生的时间来阅读。给孩子一点自由的阅读空间,希望家长给孩子一点自我探索和成长的空间,不要代替孩子和强迫孩子阅读。

白驹过隙,几十年一闪而过,新中国成立70年了。我们国家把阅读上升到提高全民素质的高度,自上而下都在鼓励阅读、倡导阅读,给阅读创造一切有利的条件。我突然觉得,如果时光能重新来一次,那么,我的阅读,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压力就会荡然无存,既不会遭到有些老师的白眼、讽刺、挖苦,也不会遭遇父亲的暴力。

而这,终究不过是我的幻想。不过,我很喜欢蒙田的一句话:如果容许我再过一次人生,我愿意重复我的生活。因为,我向来就不后悔过去,不惧怕将来。我对我的阅读经历也是如此。如果一切重来,我对阅读的爱会一如既往。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安武林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