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黄于纲的绘画 从凉灯的田地里面生长起来
2019-05-01 08:21 千龙网

4月30日至6月2日,黄于纲个展“凉灯:那块田里长出来的画”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千龙网北京4月30日讯(记者 纪敬)踏上湿乎乎的稻田,闻到泥土的香气,黄于纲的绘画就从凉灯,这块田地里面生长起来。

凉灯是湘西凤凰县下面苗族村落,“我觉得那个地方跟我家乡很像,跟我小时候生活很像。”2003年,黄于纲失恋了去疗伤,不小心遇到了凉灯,便在那里生活、居住和创作,到今年已经有16年了。黄于纲拿起画笔找到了自我,“在凉灯过的很踏实,可以种菜、写日记,在那里孤独过下去,慢慢成系统探索自己的画面。”

4月30日至6月2日,黄于纲个展“凉灯:那块田里长出来的画”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4月30日,黄于纲个展“凉灯:那块田里长出来的画”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围绕他多年来在凉灯苗寨的生活和艺术创作展开,同时配合了实物、影像、以及一整块稻田,记录了凉灯村的自然和生存环境,以及村民最普通的日常生活,以艺术家的身份叙述着他对凉灯的情感、记忆和经验。

4月30日至6月2日,黄于纲个展“凉灯:那块田里长出来的画”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展厅800平米的地面上的泥土,是从凉灯运过来,整整挖了4天,第一天和最后一天还赶上了雨,大家用手从泥地里传上来,放在卡车上,运到北京。”策展人朱青生谈到,在这次展览中,凉灯的一块稻田被“移植”运送到美术馆空间内,铺满展厅地面——这块田既是凉灯人生活的依赖,也是黄于纲绘画的依据,在展览结束后这块田还会被送回原地。

4月30日至6月2日,黄于纲个展“凉灯:那块田里长出来的画”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千龙网记者 纪敬摄

“机器可以比我们更快更准确记录生活现象,而人的尊严在哪?黄于纲在绘画中重新寻找人的尊严。”策展人朱青生说,“我看到他的画时,有一种对古老被遗忘系统的重新解释。”通过从个人的生活真实与个体的生命经验切入,展览本身也成为一个“作品”,一个还原凉灯当地生存状态与生活日常的现场,一次审美现代性的个案。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6月2日。

黄于纲简介

1980年出生于湖北,湖南桃江人。200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创作《年关》获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创作一等奖、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赛社会组三等奖、中国学院奖最佳美术设计。2003年至今关注湘西凤凰县山江镇千潭和凉灯苗寨,以社会学和艺术学介入,以“现实主义”述说中国当下乡村和城镇变化。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