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中国交响70年”呈现中国交响乐黄钟大吕之美

2019-04-26 08:13 文汇报

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音乐出版社昨天联合宣布,在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下,“中国交响70年”系统工程将于今年6月完成,并将在9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正式出版《中国交响70年》全套唱片集。该套唱片集是国内首套采用编年体形式编辑出版的交响乐音响制品。

历经两年筹备,超过100小时录制和近200名工作人员参与,并有75位作曲家、22位指挥家、34位独唱独奏家加盟,《中国交响70年》最终收录70部优秀作品。其中保留上海交响乐团早期录音作品14部,目前剩六部待录作品,最后一部青年作曲家周龙的《山海经》将在上交6月22日的乐季音乐会上现场录制完成。

纵览70年,一部部富有深厚民族积淀、旋律恢弘跌宕,又有哲理思考的交响乐作品,记录了中国交响乐的黄钟大吕之美,也写就了中国交响乐发展的“急板”乐章。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纲说,在这70年里,中国的交响创作凝聚了中国音乐家深厚的人文情怀、传统意识,他们笔下交响乐中蕴含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折射出灿烂光辉。

厘清中国现当代交响乐创作中出现的“高原”和“高峰”

在《中国交响70年》里,还原的是交响音乐创作这70年的发展脉络,厘清了中国现当代交响乐创作中出现的优秀之作。在挖掘经典的同时注重改革开放后的新人新作,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音乐事业发展的蔚为大观,也印证了不竭的创新和创作才是中国交响事业持续发展的“发动机”。

中国的交响乐创作与共和国一起成长着,它们的旋律里交织着中国人民奋力向上的努力,激情澎湃。全国专家组遴选出的这70部交响乐力作都是创作于1949年以后,有马思聪、丁善德、朱践耳等老一辈作曲家的经典作品,有郭文景、陈其钢、谭盾等音乐界中坚力量的创作,也有周天等青年作曲家的新作,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说,在中国交响70年里,我们能听到新中国交响乐事业发展绵延不断的厚重步履。

音乐学家、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馆长杨燕迪告诉记者,这些诞生在这70年里的中国交响力作,在时代与地域特点、艺术价值与大众接受度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个性。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王云阶《第二交响曲“抗日战争”》、丁善德《长征交响曲》、吕其明管弦乐序曲《红旗颂》等加入民族传统音乐中的特征音调,成为“红色经典”之作。而改革开放以来新老作曲家共同开拓创新,中国交响乐创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盛景,如朱践耳反思历史、剖析人性、叩问心灵的《第一交响曲》在1986年成功上演,引起音乐界强烈反响。

艺术家们纷纷不遗余力地参与“中国交响70年”系统工程

据悉,许多居住在海外的艺术家知道“中国交响70年”系统工程开展后,纷纷不遗余力地参与到工作中来。如受到伯恩斯坦垂青并在欧美频频获奖的作曲家、指挥家盛宗亮,为使其融贯中西的乐队协奏曲《十二生肖》不留遗憾,不仅从美国飞到上海指挥这部作品,更请来曾为梵志登执棒香港管弦乐团演绎《尼伯龙根的指环》录音的英国团队助阵。而在录制瞿小松的交响合唱《敦煌魂》时,合唱团对乐谱有疑问,工作人员联系作曲家确认时误拨了刘念劬老先生的电话,没想到,这位因老版《封神榜》全剧作曲而为人熟知的作曲家,竟对“别人家的孩子”也非常熟悉,对工作人员仔细解释疑问处,老艺术家的音乐素养着实让工作人员打心眼里敬佩。

中国交响70年对世界乐坛来说意味着什么?世界古典音乐权威杂志《留声机》在新近出版的四月刊中,以“中国”作为封面主题:五星红旗下,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手里的指挥棒挥出中国旋律。相应的文章写道:“也许在从今往后的一个世纪内,世界的舞台上不仅将能一直听到中国培养的音乐家,还有中国的音乐创作。”

责任编辑:王漓鹂(QF0015)作者:姜方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