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北京曲剧《太平年》剧组中的年轻人
2019-04-25 12:16 千龙网

北京曲剧《太平年》的排练现场 

“戴老师,这段唱快点还是慢点?”

“顾导,您再给我说说戏呗?”

“导演,这里边的 ‘费三爷’跟您形象挺吻合,我照着您演得了。”

……

北京曲剧《太平年》的排练现场俨然戏曲版的《演员的诞生》大型直播现场,78岁的导演顾威和76岁的作曲戴颐生坐镇排练场,跟团里三四十岁的年轻演员齐心协力,正让年度大戏《太平年》变得越来越出彩。排戏时大家互相切磋,偶尔闲下来,也会插科打诨几句,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

4月以来,北京市曲剧团进入紧张的排练、演出连轴转的节奏,先是在国家大剧院连演两场《龙须沟》,紧接着又到河北演出,晚上还要到远郊区县开展惠民专场。正是依靠这群敢打敢拼的年轻人,北京市曲剧团在风云际会的北京演出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演员们的青春活力让本就年轻的北京曲剧在面对观众时一直葆有青春洋溢的面貌。

北京曲剧《太平年》的排练现场

齐心协力出佳作

从一个健全人到缺了一条胳膊的解放军,从外来人到槐荫儿胡同里老百姓的贴心人,彭岩亮在《太平年》中饰演的“张志民”可谓命运多舛、情感复杂。虽然已经在舞台上塑造了很多经典剧目中的重要角色,但一名新中国成立前的解放军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态和形象、唱腔是什么节奏,彭岩亮起初拿捏得并不很准确。

“我现在还在找感觉。”彭岩亮坦言,“这个戏里很多人物都受到张志民正能量的影响,他对战友的愧疚、对旧政权的看法、对郑婉贞的情感……每个人都不一样,需要细细揣摩。”

在休息的空档找作曲单独学唱腔、跟导演交流自己对人物的理解、为了剧中一句京剧唱词费尽心思……可以说,为了北京曲剧的传承发展,为了在关键节点把这部关键大戏演好,每名演员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对于这部戏,导演顾威一直强调,考虑到时代背景,这部戏比北京曲剧的其他作品节奏要更慢,对于剧中的时代背景要跟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北京进行区分,尤其是要把握北京西城与东城生活状态、人物心理的细微不同。顾威还搜集了大量解放前的老照片和回忆文章分享给演员,供大家参考。

北京曲剧《太平年》的排练现场

魂牵梦绕舍不下的北京曲剧

虽然已经阔别舞台多年,但凭借对北京曲剧的热爱和天生一条好嗓子,《太平年》里的“郑婉贞”让王玉演出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女性应有的形象和气质。

在很多圈里人看来,王玉扮相大气俊雅、身段优美、唱功韵味醇厚,加上深厚的文化素养,使她在演出中擅于表现人物内心戏,细腻婉约的表演真切生动、深入人心。她曾在北京曲剧《珍妃泪》《少年天子》《正红旗下》《啼笑因缘》等剧目中担任主要和重要角色,经验的积累让王玉很快找到了“郑婉贞”的感觉。

“起初我对郑婉贞的理解是,虽然她读了一些书,但应该还是北京胡同里妇女的气质,直到导演明确跟我说,郑婉贞的人物定位是‘温良、贤淑、恭俭’,我一下子明白了,这跟我此前饰演的很多角色都有相通之处,演起来相对就容易了。”王玉说。

这也是王玉产假休完后接手的第一部大戏,为此她精心准备、充满期待。“我在家的时候就特别怀念北京曲剧的舞台,跟新朋友见面也一定会介绍北京曲剧,就是想让更多人认识这个剧种,进剧院看戏。这次《太平年》是又一次证明北京市曲剧团实力的机会,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力争把它打造成常演常新的剧目。”王玉说。

当年,王玉为了学演戏,不顾家人反对从青岛考进中国戏曲学院、进入北京市曲剧团,“费三爷”的饰演者李永德的经历跟她颇有几分相似,不甘心于在黑龙江大庆石化企业过安稳日子的他进入北京市曲剧团后,满口东北话改成了现在的一口京片子。“外地人学北京话还是很难的。”李永德说,“首先这个儿化音对很多外地人来说就非常容易加错地方,而且北京曲剧讲究以字行腔、腔圆字正,在说唱之间转换自如流畅,对学习多年传统戏曲或声乐的人来说,都需要很大的改变和适应。”

《太平年》里李永德饰演的人物也非常具有挑战性,其形象上是一名满头银发,浓密雪白的胡子垂到胸前的满清遗老,有文化、日子讲究又受人尊敬。“之前在舞台上还没有饰演这样的人物,从走路姿势、说话的气场,我都在不断琢磨,要把那个派头儿演出来。”李永德说。

北京曲剧《太平年》的排练现场

北京曲剧的希望在年轻人

舞台上只有小人物,没有小角色,一台大戏要想观众叫好,最需要全体演员通力合作,充分发扬台上台下“一颗菜”的精神。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支持和关怀下成长起来的新兴剧种,北京市曲剧团的人才建设已走过三代,在名演员培养和文化传承方面,北京市曲剧团近些年的成绩有目共睹。

魏喜奎、孙砚琴等老一代艺术家是北京曲剧的创始人,甄莹、许娣、张绍荣、孙宁、盛国生、卢雪文等中年一代为北京曲剧新时期的代表,以郭曾蕊、李相岿、李永德、王玉、宋洁、彭岩亮、胡优等为代表的北京曲剧的新生代。团里对这批年轻演员放手使用、敢压重担,使他们快速成长起来,个个独当一面、一专多能。

“青年演员和老演员同台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郭曾蕊表示,现在北京市曲剧团越来越多的老演员逐渐退休,传承和弘扬北京曲剧的重担也就落在了我们身上,对年轻人来说,在感受到压力的同时,更多了一份责任。

“我跟着张绍荣老师、孙宁老师都学过戏,现在也开始主演他们当年的拿手剧目了,每次听老师们讲完戏,再上台自己演,感觉又前进了一步。”彭岩亮说,“去年北京市曲剧团定向培养的一批北京曲剧苗子已经高考,有的进团已经开始舞台实践,有的考进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深造,相信过不了几年他们就会和我们一样扛起北京曲剧传承的大旗了。”

责任编辑:张静(QC0008)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