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纪实影像与技术进步"主题论坛举行。图为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千龙网发
千龙网讯 4月18日,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纪实影像与技术进步"主题论坛举行,与会嘉宾利用高技术创作的纪录片案例分享,解读包括超高清、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制作与管理流程、拍摄器材及后期编辑软件应用的变化。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解读了超高清标准以及超高清技术的发展趋势。
与此同时,论坛还以北京电视台首部4K海外拍摄系列纪录片《嗨!东盟》为例,深度挖掘4K纪录片的创作。另外,杜比实验室及其合作团队也以《风味人间》为例,解析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的应用。
4月18日,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纪实影像与技术进步"主题论坛举行。图为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千龙网发
《古道寻踪》是一部把航拍技术深度融合到拍摄过程中的影片,让观众以空中俯瞰视角体验中华文化和中华历史。主创团队介绍说,启用4K摄影机航拍对摄制组来说是全新的,对于观众来说极大地丰富了对太行周边环境的认识。对于纪录片创作者来说,如何在连续的飞行画面中建立起一个剪辑逻辑,视频关系,提出了一个新的挑战。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周云就超高清标准以及超高清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解读,她说,从分辨率上看,高清是1920×1080,但是到了超高清以后,按照我们的标准有两个。第一个是4K超高清,它的分辨率是3840×2160,到了8K,分辨率提升为7680×4320。“我们也跟NHK相关专家探讨过,为什么我们要做8K?他们给我们的解释是,经过他们常年积累研究下来,8K是人眼极限的分辨率,他们觉得8K更让我们获得身临其境的观感,所以在日本一开始就开始朝着8K超高清方向努力。”
周云说:“我们国家超高清4K节目上内容比较匮乏,我们都提出一个要求,是HDR。从全球角度来看,目前即使拍过4K频道、8K频道,除了日本之外,其它还是用SDR的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现在是处于一个全球领先的一个地位。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还有一个比较长的路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不断去解决相关的问题。”
北京电视台首部4K海外拍摄系列纪录片《嗨!东盟》创作团队代表郭豪珺介绍了创作经验,郭豪珺说,《嗨!东盟》的成功实际上是源于我们将超高清技术应用在了纪录片的内容生产中,越好的内容越要有好的画质作为支撑,超高清带来的提升,基本上总体来说五大类,第一,空间分辨率,第二,时间分辨率。第三,高动态氛围。第四,色域。第五是量化位深。
郭豪珺还介绍说,超高清带来的最大的改变是将电影工业的工种引入纪录片生产流程中,将前期后期工种串联,前期拍摄一方面辅助摄影师,一方面设备选型,正确设定所有摄影师的参数,平衡了质量、成本、安全和效率四者的关系。
4月18日,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纪实影像与技术进步"主题论坛举行。图为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千龙网发
除此之外,杜比实验室及其合作团队以《风味人间》为例解析了杜比视界和杜比全景声的应用,吾爱吾月声音总监凌青介绍说,《风味人间》是一个代入感很强的节目,去到全世界各个地方,从食物根源出发,最后落脚到人与美食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当地人文、环境拍摄很多,沉浸式的拍摄少不了,但是在层次和空间感上不足,而杜比全景声技术到来,可以将这些全部实现。
凌青用一张《风味人间》中航拍城市画面举例,“《风味人间》的航拍城市,来营造一个上帝的视角,代表了城市空间的地平线,除了三维空间里X轴和Y轴还有一个空中的(中轴),这段声音架构在整个故事情节上会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上一个段落情绪的节点,把观众拉回到现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