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汪剑钊主讲普希金:诗人就是要完成上帝未竟的事业
2019-04-01 11:05 千龙网

千龙网北京3月31日讯(记者 纪敬)3月31日,“名家讲经典”在十月文学院佑圣寺本部举办。在本场讲座中,通过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汪剑钊的讲解,听众不仅感受到了普希金及俄罗斯黄金时代诗歌的魅力,也对此有了更多更深刻的思考。

62

3月31日,“名家讲经典”2019年第二场讲座在十月文学院举办。图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教授汪剑钊主讲普希金与俄罗斯黄金时代诗歌。(北京出版集团供图)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家、诗人、小说家,同时也是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青铜骑士”。普希金创立了俄罗斯民族文学和文学语言,在诗歌、小说、戏剧乃至童话等文学各个领域都给俄罗斯文学创立了典范。普希金还被高尔基誉为“一切开端的开端”。

普希金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了对自由、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必能战胜黑暗、理智必能战胜偏见的坚定信仰,他的“用语言把人们的心灵燃亮”的崇高使命感和伟大抱负深深感动着人们。汪剑钊认为,普希金一生都活得非常艺术,非常热爱生活对美也很敏感,能从日常琐事中发现美的存在,通过他的作品就可以证明。

普希金在与贵族丹特士进行一场中世纪式的决斗后死去,在他最后一首诗《哦不,我并不厌倦生活》中,写到的忧伤是有亮度的,可能沮丧但不绝望。“普希金对生活抱有理想主义的情怀,非常贴近当代人的价值观,从这个角度来可以发现诗人普希金生活在古代,但拥有超前的现代意识。”

有些读者读普希金的诗会感到“味不足”,汪剑钊觉得这确实是很现实的问题,主要是语言转换的问题,俄语翻译成中文,“音乐性”会打折扣。比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在中文中很有节奏,但还不过瘾。“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愤慨!苦闷的日子暂且忍耐;相信吧,欢乐终究会到来。心儿永远生活在未来,现实总是令人郁闷。一切都不长久,都会消逝,可那消逝了的,更美妙动人。”。“俄语原文会比汉语翻译听起来音乐性更强,有些俄语的弹舌音特别好听。汪剑钊说。

普希金作为诗人除了有审美使命,还始终有作为公民的道德使命。普希金曾经受到迫害,深感沙俄暴政对人的凌辱或精神的剥夺,他会把自己同情的天平放在小人物这一端,在其作品中开创了塑造小人物和多余人形象的传统,为后人作家树立了榜样。

普希金在其所属的时代,不是一颗孤独的太阳,跟他一起闪耀的还有茹柯夫斯基、巴拉廷斯基、丘特切夫等诗人,这就是普希金和他的朋友开创的黄金时代。“上帝没有把人造成完美的状态,留下很多缺陷和不足的地方,诗人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完成上帝所交予的任务,让人活的更像人样。”作为资深的诗歌爱好者汪剑钊曾写过一篇文章谈到,诗歌的意义蕴藏于人性,有诗就有人类的母语。

责任编辑:张嘉玉(QC0006)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