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京剧名家张春华去世:九旬高龄收徒 被称当代武丑泰斗

2019-03-06 08:22 中国新闻网

记者从国家京剧院获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京剧表演艺术家、武丑名家张春华,5日凌晨6点05分在北京逝世。

因出演《侠盗罗宾汉》成名

张春华原名张士铭,1924年出生于天津。

他少年开始学艺,12岁进稽古社科班,得娄廷玉、丁秉春等传授,并得尚和玉指点。出科后,在京、津等地搭班。

早年曾因出演根据美国影片《侠盗罗宾汉》改编的同名京剧而成名。

1943年春节,代叶盛章演出《时迁偷鸡》名噪津门。同年正式拜“丑行挑班第一人”叶盛章为师,是叶派武丑的主要继承人,后随富连成科班演出。

1946年与张云溪合作成立云华社。1949年参加戏曲改进局京剧实验二团,后转入中国京剧院,与李和曾、张云溪、李洪春等长期同台合作。

追光灯下演京剧

1951年,他与张云溪一起改编《三岔口》一剧,成为驰誉南北的优秀剧目。

当年,张春华正是带着《三岔口》赴德国演出。

他曾回忆,那时带去的节目有歌舞、京戏、杂技、魔术等,《三岔口》以哑剧形式参加比赛。“东柏林演出剧场的舞台监督看到舞蹈比赛中有个哑剧,上面附的说明是‘黑夜格斗’,就想当然地在表演开始后把灯给关掉了。”

张春华脑中顿时懵了一下,但事已至此,靠着两个追光灯,他和张云溪硬是把这一场给演下来了。

即便如此,这个节目依然受到热烈欢迎,获得了参加决赛的资格。决赛在一个可容纳数千人的体育场进行,这回张春华特意嘱咐了舞台工作人员,告诉他们京剧讲究的是虚化的意境,灯开得越亮越好。结果,《三岔口》最终获得了一等奖。

点击进入下一页

2015年,张春华收徒现场。春来 摄 国家京剧院官网截图

九旬高龄曾收徒

此后他又曾出演《三打祝家庄》《江汉渔歌》《猎虎记》《三岔口》等作品。他曾演出《秋江》、《火焰山》、《小放牛》等十多个武丑重头戏,改编了《铜网阵蒋平捞印》,重排了全本《雁翎甲》,舞台艺术成就卓著,被誉为"当代武丑泰斗”。

2015年,已经九十多岁高龄张春华收了三位青年武戏演员为徒。

京剧艺术家谭元寿曾这样评价张春华:“师兄不仅戏演得好,教学也很有门道,一遍遍示范,有时嗓子都喊哑了。学张老师的艺术如果只学武功,其实才学了老师的一半,必须还得喊嗓子甚至吊嗓子,才能守住国家京剧院的这块武戏阵地。”

而张春华当时曾这样说,“我原来在舞台上是表演京剧艺术,我以后活着是为了传承京剧艺术”。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