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北上》笔端奏响大运河交响曲

2019-03-02 07:52 北京日报

《北上》是著名作家徐则臣潜心四年创作完成的长篇新作,它书写了京杭大运河的百年历史,巧妙地将各个运河人之间原来孤立的故事片段,最终拼接成了一部完整的叙事长卷。在近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作家协会、北京出版集团联合主办的研讨会上,几位评论家为表达对作品的赞赏,声情并茂地朗诵作品片段,上演了研讨会鲜见的一幕。

《北上》是一部有关运河的精品文学力作,获北京市优秀长篇小说创作出版资金重点扶持,本书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于2018年12月正式出版。

手捧小说,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著名作家邱华栋先是朗诵了一段,接着评价道,《北上》写了那么多人,但真正的主人公就是这条河流,“徐则臣想撬动很多东西,又以若隐若现、草蛇灰线的方式处理,这是徐则臣写作的一个巨大的突破。”

针对《北上》的结构,评论家们展开热议。邱华栋认为:“《北上》的结构非常精美和精巧,写这种历史的故事要下很大功夫,但是历史上发生的事对小说家来讲是承载想象的一根绳子,我们要通过它,还要把它忘掉。”对此,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王升山表示认同,他认为徐则臣对文本的理解和结构的把握十分精彩,让读者在看故事的同时,也可以了解文化和历史。评论家张志忠也对《北上》的叙述线条印象深刻,“这几条线索要调理清楚,而且在一部作品当中错落有致,很不容易。从这个层面上讲,《北上》是一部运河交响曲。”

关于《北上》的细节描写和人物书写,评论家毫不掩饰他们的赞美之辞。评论家张柠认为《北上》中饱满的细节让他印象深刻,人物设置也是长篇小说史上一个重大突破,“一个作家不可以只写实然的事件,这是传记和历史学家干的事。作家是在历史学家终结的地方重新开始,他写的是应然的事件。”

作家写作的先锋性、实验性被这些“资深读者”读懂了。作家宁肯坦言,《北上》很像空间装置结构,它要求读者放弃传统阅读习惯,像欣赏装置艺术那样去欣赏它。宁肯还捕获到了小说的另一个特点:分散性。他认为每个人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自己的经验。

“《北上》是一种知识写作。”评论家贺绍俊认为,徐则臣是一个职业文学家,有一种职业的文学思维,他是建立在对各种知识掌握、理解的基础上,融合自己的人生经验、体验进行写作的,“他写运河,要从运河去看世界,同时也要用世界的眼光回望运河,这是一个很大的格局。”评论家汪守德则认为《北上》既是徐则臣对历史的还原,又是徐则臣对历史的想象以及限定。《北上》中很多戏剧化的桥段都很适合改编成影视作品。评论家杨庆祥表示:“徐则臣提供的方法论,既历史又审美,既当代又过去,既中国又世界,是综合性的文化表达。”

“《北上》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了中国长篇小说应该有的长度、宽度和密度。”评论家张莉认为,徐则臣有文化自信和写作自信,更有作为运河儿女的自信。小说家最大的光荣就是给予养育你的土地与河流以回报,将它写在纸上,成为无数人精神的家园。评论家李林荣认为,这部小说对长篇小说文体提供了非常值得思考、很有启示意义的新方向,“长篇小说应该承载历史当中最宏大、最沉重、最耀眼的内容。《北上》恢复及接续了非常深远的长篇叙事的传统。”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