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冯兆威:打破古玩行不退换的行规

2019-03-01 08:31 北京商报

钱币作为市场中用来交换商品的产物自古就是收藏圈的宠儿,在纸钞已经取代贵金属古钱币的当下,纸钞也被热衷钱币收藏的藏友们玩出了收藏的乐趣。潘家园展厅2层恒信收藏的店主冯兆威就是这样一个痴迷钱币收藏的年轻人。

作为南方人的冯兆威,大学毕业前一直生活在广东一带,从冯兆威的身上不难感受到那种南方人与生俱来的细致和细腻。早在冯兆威中学时代,收藏钱币就是他的爱好。“因为我是学理科的,从小就对数字特别感兴趣。一般下晚自习后就会去鬼市淘钱币,通常到家都要凌晨1点,这就是我小时候收藏的同号人民币。”冯兆威边说边向北京商报记者展示了一组十连号的第四套人民币1980年10元。

冯兆威表示,如果不是小时候就开始收藏,像这样的十连号人民币现在根本配不齐,只能玩一些特殊的钱币。在冯兆威的“百宝箱”里,北京商报记者还发现了一枚市面上稀有的“3元”纸币。冯兆威介绍道,“3元人民币是第二套人民币中一款十分罕见的人民币,也是我国唯一面额为3元的人民币纸币。这一面值的人民币是由苏联印刷的,后来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为了防止苏方通过印刷人民币的方式扰乱我国的金融秩序,因此国家将这种3元的纸币全部收回”。记者注意到,细心的冯兆威还为这枚珍贵的3元纸币进行了第三方鉴定。

与钱币收藏圈大多数从地摊中走出来的商家不同,冯兆威是从做外贸生意转行而来的。十几年前,22岁的冯兆威从中山大学计算机系毕业后就遵从父母的意愿,接管了家族的外贸生意,尽管做外贸要飞遍全国各地,但对冯兆威来说,到古玩市场“淘钱币”是他到任何一处出差的“必修课”,甚至一度被家人认为是“玩物丧志”。

正如笛卡尔所言,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2008年开始,冯兆威的外贸生意陷入危机,面对不景气的家族生意,冯兆威大胆地做出了转行的决定。提及往事的时候,冯兆威似乎并没有太多遗憾,他坦言,“在大家以往的认知中,古玩应该是老年人做的行当,当初我决定专职做钱币收藏的时候很多朋友都难以理解”。“但我享受现在这样能经常与爱好者们一同切磋的感觉。”冯兆威补充道。

2010年,冯兆威正式来到潘家园开店,钱币收藏也让冯兆威和更多的收藏爱好者成为至交。采访中,冯兆威拿起一张第二套人民币拾元(俗称“大黑拾”),将自己与它的缘分娓娓道来。原来,这张纸币是一位老先生多年的收藏,从见到这张纸币的第一眼起,冯兆威就对它“念念不忘”,此后的两年间,只要冯兆威空闲就会去老先生家看这张钱币,多次提出购买但老先生从未松口。直到后来的一天,冯兆威接到了老先生夫人的电话让他把这张纸币取走,并告诉冯兆威,老先生已经去世,临终前告诉家人把这张纸币交给冯兆威。

“曾经有人愿意以20万元的价格购买这张纸币,但我没有同意,因为对我来说情谊更重要,我要做的是替老先生保管好这张珍贵的纸币。”冯兆威说道。

“捡漏”和“打眼”一直是古玩行永恒的命题,随着科技的进步,钱币的造假技术也越来越高明。常年在收藏圈“摸爬滚打”的冯兆威对此也有着深切的感触。诸如此前认为银元能够被吹响,鉴定“袁大头”时只需吹一下即可辨别真假,但如今用复合金属制成的“真银假币”早已无法再用这一方法辨别。冯兆威说,造假技术“日新月异”,藏家和商户的鉴别能力也要与时俱进。

为了对自己也对消费者负责,冯兆威几乎将店里的每一件商品都进行了第三方鉴定,他坦言,“虽然古玩行的规矩是售出概不退换,但我这儿可以包售后,包退换”。而能够让冯兆威有足够的底气说出这段话的,是他那双辨别了无数真假钱币的慧眼。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