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北京市政府近日印发《关于推动北京影视业繁荣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十项重点工作,涵盖内容制作、资金支持、国际传播等,旨在全面推进北京影视业的繁荣发展。
实施意见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20年,北京影视业全国领先地位更加巩固,涌现出更多骨干龙头企业和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影视精品,产业布局更趋合理,市场竞争力、创新驱动力、文化辐射力显著增强,成为支撑北京高质量发展、壮大高精尖产业的重要引擎,推动北京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首都特色的影视之都。”
推出更多影视精品
影视作品本身往往并不具备属地属性,无论天南海北,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透过屏幕就可以观看作品。由于北京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优势,是影视工作者首选的工作地点,因此在这里输出的作品相对较多。
有数据统计,2018年,北京市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持证机构共9895家,生产国产影片410部,生产电视剧51部2325集,影视机构总量和产业规模全国第一。
在实施意见发展目标中,对影视精品用了三个“有”: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在北京庞大的影视作品输出基础上,不乏观众评价高且质量上乘的作品。
在2018年度华语电影豆瓣评分top10 (截至2018年12月25日)中,排名第一的《我不是药神》,在六个联合出品方中有五家北京的影视公司,在其他评分较高的电影出品方中也很难找到不是来自北京的影视公司。
《我不是药神》海报
在2018年度国产剧集豆瓣评分top10 (截至2018年12月25日)中(见下表),可以看出,多部头部国产剧都有北京的影视公司参与。
可以看出,优质内容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在实施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优化做大做强IP(知识产权)产业链的软环境”,“发挥宣传文化引导基金、影视出版创作基金等扶持引领作用,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对本市影视企业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给予奖励和扶持。”
激活影视消费潜力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档(除夕到正月初六),全国电影票房报收58.4亿元,同比增长1.25%,但观影人次下降超过10%。票房走高,观影人次却下降的原因在于,很多城市春节档票价高企。
根据艺恩网数据显示,2019年春节档全国平均票价为42元,高于去年全年33元的平均票价,增长近三成,尤其是很多四五线城市,60-70元的票价比比皆是。在春节档票价top10城市中,北京位列第七,均价50元。
当然,春节档电影票价只能说明部分问题,但是电影票价确实有逐渐走高的趋势。对此,实施意见中特别明确指出“激活北京影视消费市场潜力”,“加大公共服务场所资源统筹利用力度,对公共服务场所、商业设施和腾退老旧厂房改造建设的影院,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和补贴。继续支持多厅影院建设,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照《北京市多厅影院建设补贴管理办法》给予补贴。”
据统计,2018年,北京拥有电影院线27条、电影院238家、银幕1675块、座位22.99万个,如何使这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使更多人更加愿意走进影院看电影是所有影视从业者共同面对的问题。
提升国际传播力
一直以来,影视作品都有一双看不见的脚,优质内容资源会漂洋过海传播到特定人群中。从某种角度说,这确实对国产影视存在一定的冲击,但是优质的作品没有国界,在大量国外作品涌入的同时,国产优质作品也在向外输出,像上文表格中出现的《香蜜沉沉烬如霜》已经上线韩国的视频网站,并在韩国观众当中取得很大反响,剧中主角也获得了一定的认知度。
《香蜜沉沉烬如霜》已上线韩国视频网站
如何使北京影视业的优质作品产生更广泛的国际传播力?这一问题在实施意见中也获得充分重视,意见指出“加大影视译制基地建设力度,开展影视企业‘走出去’奖励扶持工作,鼓励影视企业参与国际传播、拓展国际市场,讲好中国故事、北京故事,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持续打造北京优秀影视剧海外展播季等品牌活动,扩大北京影视剧海外影响力。”
除此之外,实施意见还指出,要加强影视业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推动文化领域“投贷奖”投融资全过程联动衔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园区品牌、促进影视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影视业发展力度、推动京津冀影视业协同发展、建立健全重点影视企业动态管理体系等。
实施意见指出十大重点工作的同时,还给出了五项保障措施,其中包括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政策统筹协调、完善影视业统计工作、加强影视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影视作品评价体系。
多年来,北京影视业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实施意见的印发将进一步助推北京影视业优质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使观众能够欣赏到更多优质作品,促进影视业的良性发展。(文/王焕)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