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星夜”相声会馆要为“传统”追本溯源

2019-01-31 08:08 北京青年报

1月26日,北京青年报旗下文化视频栏目“后台”走进中山公园音乐堂,对“星夜相声会馆”的封箱演出进行了幕后采访直播和舞台实况直播,并在北京头条APP的娱乐频道和直播频道播出,由此也拉开了北青“后台”封箱大拜年系列文艺演出直播的序幕。

尽管是一次热热闹闹的相声演出直播,但在“后台”的幕后采访中,众位相声名家的访谈引人思考。而优秀青年相声演员应宁对“《探清水河》走红”这一现象的评论,引起了观众和传统艺术从业者更深层面的思考。

王文林、崔琦:既要传统又得创新

星夜相声会馆里,王文林和崔琦是两位老演员,前者为相声表演艺术家王长友之子、刘宝瑞的徒弟,后者则是著名快板表演艺术家高凤山的徒弟。如今,王、崔二者年龄均在七十岁以上。

尽管年龄不饶人,但是二位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最多的却是“创新”二字。

王文林,作为捧哏,这次封箱演出和徐德亮上演的是一个新编的段子,讲述的是北京过去过年的传统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现在很多人对过年的风俗不是太了解,甚至有不少歪解。我们的这个作品就是要在幽默中告诉大家到底过年应该是什么样子,到底什么是真正的传统。”

王文林说相声要想继续发展就得创新:一方面传统不能丢,但不能死守传统;另一方面创新又不能放弃传统,否则就不是相声了。

崔琦这次封箱演出带来的也是一个新节目,是和四位年轻人专门为“猪”年春节所作的应景相声。崔琦介绍,以前相声没有专门的“封箱”演出。他提到,相声在今天必须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有反映当下生活的内容,不能只依靠传统经典段子。即便是那些经典的传统相声,在今天表演起来也要与过去有所不同,才能为今天的观众所接受。

应宁:《探清水河》为啥能火?

作为优秀青年相声演员的代表,应宁也谈到了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这其中,他谈到了最近特别“火”的《探清水河》。

应宁说,《探清水河》这个北京的小调儿这些年有不同的版本出现,并且也被收录到专门的北京民歌小曲的集子里。最近这首歌突然大火,却令人意想不到。

其认为《探清水河》这首歌曲的“出身”并不是特别好,“解放前不是正经人家唱的曲子。而现在很多大姑娘都开始唱这样的曲子,到底是进步了还是后退了。作为曲艺工作者,我觉得这是需要深刻思考的。”

“其实北京有很多好听、内容又特别健康的曲子小调。”在直播镜头前,应宁唱了岔曲《春景》中的一小段:“春至河开,绿柳时来……”

李菁:说“北京话”有讲究

在北京,“北京话”存在的意义已经不是方言那么简单,老北京人把它看作一种故乡的回忆,新北京人则把它看成了融入本地的渠道,所以学习北京话一度成为北京这个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但是北京人说的未必就是北京话,所谓的专家对北京话的解释未必就是正根儿。针对胡说乱解这一怪相,作为捧哏的李菁和逗哏演员贾旭明通过新作品《北京话的秘密》进行了嘲讽。

“北京人有一个特点。”

“什么特点呢?”

“北京人都心狠手辣。”

“怎么心狠手辣呢?”

“北京人连自己家人都敢下刀子,都敢杀了吃了。有一个吃食就能体现出这点。”

“什么吃食呢?”

“炒干儿。”

“您那不叫炒干爹啊?那叫炒肝儿……”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