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x

全部频道

文旅> 正文

青铜器“虎鎣” 29日起亮相国博

2019-01-28 15:15 北京晚报

流散海外百余年的文物——圆明园青铜“虎鎣”,在中国文物部门的努力下,前不久终于重回祖国的怀抱。这件失而复得的珍宝将首次向国内公众展露真颜,明天(1月29日)下午,“虎鎣:新时代·新命运”展览即将在国家博物馆开展。

据悉,本次展览是国博鲜有的以单一文物为主题策划的展览,旨在全景式展现“虎鎣”本身的器物特点和流传历史。展览从器型、铭文、功能、纹饰、器座等多方面详细介绍对“虎鎣”的初步研究成果,对“虎鎣”从流失到回归的历史过程也将予以完整呈现。

国家博物馆专家介绍,“虎鎣”从造型、纹饰和铭文都可以看出典型的西周晚期特点,据此可以判断它的铸造年代应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细观这件青铜“虎鎣”,顶盖内铸有“自作供鎣”铭文。肩部一侧有管状流,以伏虎为造型,另一侧有龙首鋬,上有圆雕踞虎形装饰,盖与鋬上各有小环钮,原应有连链,现已遗失。肩部饰卷曲夔纹,腹上部饰横S形斜角云纹,腹下部饰瓦纹,足根饰饕餮纹。“通常,‘鎣’作为一种水器与盘相配合作为盥洗之用。目前学界大多数学者认为,‘鎣’就是‘盉’的一种别称,或方言表述。”

记者了解到,去年3月,国家文物局得知虎鎣即将在英国拍卖的消息后,立即开展多方面工作,综合运用外交、商业、舆论等多种方式,推动这件流失文物的返还工作。4月底,虎鎣的境外买家表示愿将文物捐赠给中国国家文物局。去年11月23日,虎鎣安全抵达北京;12月11日,这件失而复得的青铜器正式入藏国博。

责任编辑:陈莉(QC0002)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北京千龙新闻网络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千龙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新出网证(京)字01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2-2-1-2004139 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56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1120180003号 京公网安备 11000002000007号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微信 腾讯微博 QQ好友 百度首页 腾讯朋友 有道云笔记